2021H1业绩整体向好,科创增速领跑全A。
从营收上看,全部A股累计同比增长27.01%,科创板累计同比增长55.14%,创业板累计同比增长33.36%,主板累计同比增长26.53%,全A非金融累计同比增长32.01%。剔除基数效应后,全部A股、科创板、创业板、主板、全A非金融较19年同期年化同比分别增长11.63%、24.69%、16.03%、11.39%、12.56%。
从净利润上看,全部A股累计同比增长43.54%,科创板累计同比增长105.29%,创业板累计同比增长33.80%,主板累计同比增长43.28%,全A非金融累计同比增长81.73%。剔除基数效应后,全部A股、科创板、创业板、主板、全A非金融较19年同期年化同比分别增长8.81%、73.61%、23.58%、7.92%、15.60%。
风格上看,中小盘相对占优。
从营收角度看,中小盘风格目前优势相对较大。从一二季度单季度环比上看,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和中证1000的营收环比分别为4.10%、39.44%、11.79%、33.86%,中证500和中证1000成分股明显占优,中小盘股在二季度单季度整体营收表现喜人。
从净利润角度看,中盘风格相对稳定,小盘风格边际变化大,中小盘整体景气度仍占优。从业绩增速的变化幅度看,中盘股相较于小盘股盈利韧性较强,持续性更高,小盘股尽管边际回落大,但整体盈利增速的绝对水平仍优于大盘。从单季度环比上看,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和中证1000的归母净利润环比分别为1.42%、52.64%、7.99%、32.18%,中证500和中证1000成分股明显占优,在剔除基数效应后,中小盘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强。
利润拆解上看,费用控制促进利润释放,双创毛利率高。
从利润拆解角度,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单季度毛利同比均出现下滑,科创板下滑幅度较小。从毛利率上看,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二季度毛利率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二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压力持续减轻,研发费用尽管单季度同比从50.9%收窄至37.8%,但从规模上看,规模存在较大程度的增加,财务费用单季度增速由-8.1%转正至1.2%。此外,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上市公司投资净收益规模明显扩大,单季度合计值由815.8亿元提升至1479.9亿元,同比增速几乎与一季度单季度持平。
相较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双创毛利率较高,科创板二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下降。2021年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H1累计毛利润为41139.2亿元,毛利率为18.22%;科创板H1累计毛利润为947.8亿元,毛利率为34.41%;创业板H1累计毛利润为3168.2亿元,毛利率为28.16%。分季度看,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一二季度单季度毛利率基本持平,均为18.22%;创业板二季度单季度毛利率略微上升,从28.15%升至28.17%;科创板二季度单季度毛利率有一定程度下降,从35.13%降至33.98%。
上游资源品、高端产业链、新兴科技领域优势相对较大。
从中报数据看,上游资源品延续了一季度的高增长趋势,化工采掘>钢铁有色>建材公用。中游制造整体盈利相对稳健,未受上游涨价影响,高端制造业与新兴产业链景气度高。逆全球化推动内循环,政策助力高端制造领域持续突破。下游消费中,物流维持高景气,医药生物内部分化,食品饮料长期稳定,休闲服务爬坑成功。下游泛科技板块中,电子优于计算机、传媒、通信,5G网络设备与工业物联网领域或存在较大底部反转机会。金融地产板块中,银行在低基数下获得高增长,券商维持景气,地产盈利能力持续恶化。
电子板块和上游“专精特新”企业业绩较好,中游部分制造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业绩不及预期。
从净利润同比分层结果看,“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业绩表现分化大,净利润同比增速为负和同比增速在20-50%之间的企业相对较多。以整体法进行统计,从净利润增速上看,净利润增速<0的企业数量达到86个,占比高达24.02%;净利润增速在20-50%之间的企业数量达74个,占比为20.67%。从分布情况看,部分“小巨人”今年已经开始兑现高成长性,与此同时,其实存在一定量的“专精特新”企业当前表现不及行业整体水平,增速差距也并不大,在政策的扶持下,未来一到两年内有业绩大幅上涨的可能。
风险提示:
历史数据存在局限性,整体法口径统计存在误差,产业政策催化不及预期,市场大小盘风格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