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一、海外市场:疫情再次反扑,美三大股指调整。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非农数据发布后市场出现“交易推迟TAPER”的倾向。但本周以来多名美联储官员发言透露出推行“年内缩减”的坚决,对于8月弱非农数据并未过度重视。美联储可能会在11月减少购债,但新冠疫情仍有可能会对美联储紧缩产生制约。
二、8月金融数据偏弱,强化四季度“稳增长”政策预期。8月金融数据继续下行,显示实体部门融资需求仍然不强,四季度托底政策加码的预期进一步强化。货币政策方面,在政策逆周期调节和结构性宽信用力度加码下,宽货币格局有望维持,四季度还有再降准的可能性;财政政策方面,上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明显偏慢,主因在于“外需偏强”,四季度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积极财政作用将逐步显现,重点仍在于“民生”。
三、A股连续万亿成交的映射。7月6日至9月10日期间,全部A股成交额(MA5)已连续49个交易日维持在万亿以上,同时换手率持续上行。从资金来源看,除外资、杠杆资金、新发基金等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外,存量资金调仓也是成交额放大的重要原因。9月以来,市场风格加速收敛,前期涨幅居前的有色、电气设备、国防军工等行业呈现高位震荡或小幅调整,同时滞涨的低估值板块出现一定反弹。往年的万亿成交行情下,全A指数往往表现较好,且中小盘指数表现好于大盘。需要关注的是,7月6日以来的A股指数表现中,中小盘指数区间涨幅已高于过去五次万亿成交行情。
四、投资策略:市场风格加速收敛,关注两条主线。8月PMI数据和金融数据显示实体经济动能趋弱,同时四季度“稳增长”政策预期得到强化,积极财政作用将逐步显现,“宽货币”格局有望维持,A股仍具备结构性行情特征。从中报来看,二季度A股业绩增速维持较高水平,其中上游资源品、高端制造持续高景气;消费板块盈利能力有所回落,后续需重点观察中秋国庆双节消费旺季下的行业基本面修复节奏。从政策和产业趋势看,硬科技、新能源方向,包括“专精特新”中小市值企业仍是中长期重点配置方向。
具体到板块配置,关注“二”条投资主线:一是供给约束同时伴随需求预期回升的中上游资源品与原材料:有色金属(铜、铝)、煤炭、化工(纯碱、化纤)、钢铁;二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方向的,如“新能源、新能源车”等。
风险提示:
国内外疫情反复;海外市场大幅波动;中美博弈加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