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半年,经过疫情催化之后,国家财政支持、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持续发力,医疗信息化长期增长趋势确立,头部企业订单总额同比增速接近60%。就在同一时期,A股医疗信息化板块却坐上过山车,长江医疗信息化指数(CJ003282)从2020年7月的历史最高点14128点,一路降至2021年8月底的7780点,几乎腰斩。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7月的一次“强强联合”让医疗信息化行业再起波澜。7月19日,创业慧康(300451)和卫宁健康(300253)同时公告,两家公司筹划由卫宁健康向创业慧康换股合并。在市场格局上,根据IDC数据,两家公司市场占有率累计超过15%。两家如成功合并,将成为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新领头羊。但因为双方未能在核心条款达成一致,合并事项终止。
在市场的高度关注下,创业慧康未来怎么走?公司董事长葛航说:“虽然本次强强合作终止了,公司也会在自己的赛道上为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不断努力。资本市场就是看后面有没有新东西,业绩怎么做起来。今年4月,公司发布慧康云2.0,从传统的软件交付向科技云生态企业转变,未来将会给市场更多的惊喜。”
对于市场担心的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项目回款难度较大的问题,葛航直言:“政府项目都有严格的招标,会受到疫情、工程进度等各种原因的影响,部分项目首付款比例减少,但回款安全、坏账很少。部分项目招标延后,但需求长期存在。公司也会通过云化转型,提升交付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谈及未来的并购整合,葛航表示:“虽然合并终止,但也让双方更加了解彼此,未来依旧可以相互合作。对于并购,还会继续考虑同行细分领域的产品公司或者区域性公司。目前公司参股的并购基金已有投资布局,将加速行业的整合。”
聚焦比较优势
蓄力高质量发展
强强联合虽然终止,但确有意外收获。公司管理团队和员工认真审视了自身的优势劣势,更加了解公司,提振了士气和信心。
葛航坦言:“我们的投资人对合并非常关注,专门做了公司和同行业公司的对比材料,从市场表现、每股指标、合同存量、主营业务收入、毛利率、回款能力、现金流量、研发资本化等多个角度做了详细的比对。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友商二级市场对于公司存在明显低估。我们有信心继续将增长势头保持下去,相信届时市场会看到公司的价值。所以,即使本次强强合作终止了,公司也会在自己的赛道上为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不断努力。”
2021上半年,创业慧康增长良好。公司营业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9.7%,合并营收增速低于往年同期,是因为子公司梅清数码不再合并报表;归母扣非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30.66%,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达到54.23%。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千万级订单12个,同比稳定增长。
葛航说:“若细分行业,我们在公共卫生信息化领域目前是排在行业第一。通过多年在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和医院信息化的积累,我们以健康城市为抓手,推进互联网医院和健康服务生态网的建设。在全国市场渗透方面,我们也是行业内率先完成全国布局的公司,目前已经有11个大区。公司人才梯队完整充满活力,年龄结构合理,管理团队为70后,大区主管都是80后,90后也已逐步走上管理岗位。此外,公司核心团队稳定,在公司服务超过10年的员工近500人,后备力量足够强。”
从需求侧看,综合多家券商研究报告,2021年后,医疗信息化的市场空间将被后疫情时代的需求修复与加速公共卫生领域补短板两大维度推高。在医院经营复苏带来IT投资修复方面,2021年释放的需求有望在580~650亿元;而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按照“每个地市有三甲医院,服务人口超过100万的县有达到三级医院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的县级医院”推算,开启的增量市场有望达到百亿元。
慧康云2.0实现梯度发展
经过几十年迭代更新,医疗信息化系统相继跨越第一代的以医院管理流程信息化为出发点的HIS、第二代的以围绕患者诊疗流程信息化CIS,迈进了连接院外区域性卫生医疗信息互通的第三代。2021年4月,创业慧康发布“创业慧康云2.0”的整体云化转型发展战略,这为公司向科技云生态企业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葛航说:“慧康云1.0完成的是卫生数据的互联互通,慧康云2.0则是生态云化,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客户的云化,提高公共卫生、医疗机构服务百姓的能力;二是公司的云化,公司的模式从传统的软件交付提升到云平台的建设运营,公司的组织架构和激励机制也随之改变;三是整个互联网医疗生态的云化,以城市为单位接入医院、药方、康复、保险、护理等资源,建立健康服务生态网。”
按照“慧康云2.0”整体转型规划,公司计划在云端构建一个完整的医卫应用服务和医卫健康服务云平台,并引入数据中台新特征,通过数据的驱动和赋能,“智联”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场景,实现智慧医疗和多业态共同发展的理念,逐步实现软件应用与服务的上云发布。上半年慧康云2.0上线后,以客户生态云、行业生态云、管理生态云三大维度,包括“云HIS整体解决方案”、“运维云平台”、“健康云平台”和“5G+危重症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