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推动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复函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推动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将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具体开展,编制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技术平台功能,组织开展市场主体注册及绿色电力交易。
绿色电力是指利用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它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有助于构建绿色低碳、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同时,扩大绿电消费规模也有助于促进风、光、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展。通过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绿色电力在交易组织、电网调度、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体现优先地位,为市场主体提供功能健全、友好易用的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全面反映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
机构预测,随着风电、光伏发电量增加,预计到2025年绿色电力交易创造的经济价值在500亿元左右。在绿电市场交易的机制下,随着交易比例的增加、绿电消费规模的扩大,绿色电力的经济价值愈加显著。
新天绿能积极开发碳资产,主动参与绿色电力交易,2020年生产绿色电力共100.51亿千瓦时,相当于避免二氧化碳排放842.27万吨,避免二氧化硫排放1879.54吨。
九洲集团已取得核准的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碾子山区、泰来县、富裕县、龙江县五个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消耗秸秆300万吨、提供绿色电力25亿度。(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新天绿能、九洲集团
【国内覆铜板市场迎来涨价潮行业量价齐升趋势已经明确】
据报道,近日国内覆铜板市场迎来涨价潮。9月6日,覆铜板龙头建滔积层板从本月起对板材(所有厚度)HB/VO上调RMB10/HKD10;8月30日,焦作奥瑞旺对所有厚度中高导铝基覆铜板上调5元/平方米;8月28日,威利邦上调HB5元/张,22F、CEM-110元/张。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成本压力加大是覆铜板涨价主要原因。环氧树脂是覆铜板的重要原材料,占据大约25%-30%的成本。市场供不应求推动环氧树脂价格高位,有业内表示,树脂已经断货一周,未来一周,板材厂将面临停产待原材料的现状发生。此外,铜箔、玻纤等原料价格持续高位,玻纤巨头中国巨石于9月6日上调产品报价,对覆铜板价格有明显支撑。
供不应求是覆铜板价格上涨的又一重要原因。覆铜板供给总量有限的重要原因是原材料铜箔的紧缺。由于覆铜板所用的铜箔和锂电池用的铜箔在供应商方面有重合,而去年以来,新能源车高度景气,带动铜箔需求量大增,加上锂电铜箔的利润较高,导致大量铜箔供应商将生产重心转移至锂电铜箔上,造成了覆铜板供给的紧张局面。
分析指出,掌握价格话语权让覆铜板厂商可以顺利向下游转嫁上游材料涨价的压力。而随着多层板、HDI板以及IC载板等中高端PCB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覆铜板厂商的市场空间也被进一步打开。叠加下游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需求持续高景气,覆铜板行业量价齐升的趋势已经很明确。
华正新材公司高频覆铜板已在终端市场广泛应用,高速产品正在大客户验证。预计2024年公司产能将达到4380万张/年,产能增加将为公司量增提供动力。
中英科技深耕高频覆铜板领域,2020年市占率位居全球前三,产品已得到华为等厂商的认证。(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华正新材、中英科技
【供给难抬升叠加需求增长固体烧碱价格大幅上涨】
9月7日,百川盈孚数据显示,国内固体烧碱市场价格上涨200元-500元/吨,报价2542元-3500元/吨,最高涨幅超10%。
华创证券认为,供给增长放缓紧张态势凸显,氯碱行业开工率为84%,已达5年内最高。短期内继续抬升的阻碍主要是产地限电、环保督查等因素,可以释放的供应能力已不多。下游需求共振复苏,驱动氯碱景气度继续上行,氧化铝等需求带来明显支撑。
三友化工烧碱年产能为53万吨;
滨化股份拥有72万吨烧碱折纯产能。(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三友化工、滨化股份
【特斯拉中国超级充电桩项目竣工政策大力支持】
据报道,特斯拉在中国的充电桩生产项目已经建设完毕,近日正式竣工,目前正在调试期。据特斯拉充电桩项目的非重大调整报告和环保落实措施显示,该项目建筑面积接近1万平方米,年产量1万根超级充电桩。根据特斯拉官方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七夕节,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超级充电桩已超过7000个。
点评:充电的便捷性已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不少企业都在加速进行充电桩建设,特斯拉也不例外。目前,特斯拉所安装的充电桩主要从美国进口。特斯拉新厂将引进第三代超级充电桩,满足国内市场对电动汽车方便快速的充电需求。充电桩是新基建重点投资方向,世界各国都在将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向充电设施建设转移。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强调,降低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