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有7000多澳门居民生活在横琴,接下来预计会有更多的澳门人来横琴定居。”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
千呼万唤的粤澳深度合作区终于来了!9月5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展开新蓝图。
首先来看财经相关的十大表述:
一、在合作区内探索跨境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逐步实现合作区非金融企业外债项下完全可兑换。
二、扶持合作区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并在境外上市、发债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简化汇兑管理。
三、放宽各类投资者在合作区开展投资贸易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等限制。
四、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医药产业。
五、加快构建特色芯片设计、测试和检测的微电子产业链。建设人工智能协同创新生态,打造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应用示范项目、第五代移动通信(5G)应用示范项目和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集群。
六、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特色的医药创新研发与转化平台。
七、鼓励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设立多币种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吸引外资加大对合作区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创业支持力度。
八、支持在合作区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鼓励和支持境内外投资者在跨境创业投资及相关投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
九、支持澳门在合作区创新发展财富管理、债券市场、融资租赁等现代金融业。
十、降低澳资金融机构设立银行、保险机构准入门槛。支持在合作区开展跨境机动车保险、跨境商业医疗保险、信用证保险等业务。
再看看其他关键表述:
十一、合作区范围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其中,横琴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设为“一线”;横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设为“二线”。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即“一线”免税,“二线”才需征税。
十二、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和横琴口岸澳门管辖区,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适用澳门有关制度和规定,与其他区域物理围网隔离。
十三、加强与澳门社会民生合作。大幅降低并逐步取消合作区与澳门间的手机长途和跨境漫游费。
十四、对在合作区工作的境内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支持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建设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十五、对合作区符合条件的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符合条件的资本性支出,允许在支出发生当期一次性税前扣除或加速折旧和摊销。
十六、对在合作区设立的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新增境外直接投资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十七、对在合作区工作的澳门居民,其个人所得税负超过澳门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
十八、支持澳门轻轨延伸至合作区,有序推进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铁路等项目规划建设。
十九、加快推进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与横琴口岸的专用通道建设,探索在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与合作区之间建设新型智能化口岸,高度便利澳门大学师生进出合作区。
二十、支持珠海、澳门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在确保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安全前提下,实现科学研究数据跨境互联互通。
二十一、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双主任制,由广东省省长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共同担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委派一名常务副主任,粤澳双方协商确定其他副主任。
二十二、建立合作区收益共享机制。支持粤澳双方探索建立合作区收益共享机制,2024年前投资收益全部留给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支配,用于合作区开发建设。
二十三、用足用好珠海经济特区立法权,允许珠海立足合作区改革创新实践需要,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
《总体方案》包括6个部分29条内容。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明确了发展基础、指导思想、合作区范围、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聚焦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健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提出一系列具体务实的举措。第六部分明确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郭万达表示,《总体方案》的出台,首先将对澳门的企业、产业、资本带来巨大的机遇。横琴的定位之一是成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对于仅有32.9平方公里的澳门来说,将极大拓展产业空间,解决澳门原来产业相对单一的发展困境。其次,为澳门居民提供了巨大机遇。《总体方案》对就业、创业、社会、民生等问题,都提出了妥善的安排,现已有7000多澳门居民生活在横琴,接下来预计会有更多的澳门人来横琴定居。
明确四大战略定位部分区域将由澳门管理
横琴开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