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上周市场重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上证综指领涨,全周收涨2.77%,创业板指上涨2.01%,沪深300也上涨了1.21%。成交方面有所放量,两市全周成交6.76万亿元,环比增加5337亿元;其中,北上资金大规模净流入179.97亿元。行业方面,申万28个行业涨多跌少,其中以采掘、有色行业涨幅居前,均超过11.0%,与此同时,电气设备、钢铁、化工、休闲服务行业紧随其后,而家用电器、通信、房地产以及银行行业跌幅居前。
数据方面,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57.3%,较2019年同期增长44.6%,两年平均增长20.2%,继续小幅回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效益保持平稳增长。从不同类型的企业来看,私营企业增收不增利的问题依旧存在,大宗商品价格总体高位运行,私营企业因成本转嫁能力不强,利润受挤占情况依旧存在。展望未来,尽管工业企业经营效益延续稳定增长态势,但经济恢复过程中的不均衡问题仍旧存在,一方面是私营企业、中游企业受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影响,利润空间受到明显挤压;另一方面则是疫情叠加汛情对下游需求以及工业企业效益产生一定影响,未来仍需关注涨价因素的传导,以及局部疫情和“缺芯”对部分行业的影响。
政策方面,23日央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会议指出“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保持信贷平稳增长仍需努力”,易纲行长在总结中强调要“加大信贷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坚持推进信贷结构调整”、“继续推进银行资本补充工作”,即应对于经济复苏所面临的压力,在总量上要增强信贷的稳定增长,在结构上要关注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为此银行要继续推动资本补充以保障放贷能力。在货币信贷政策积极呵护的同时,地方债发行也开始发力,数据显示,8月中旬以来,地方债净融资规模显著提升,8月16日至8月27日地方债发行的净融资额达到5500亿元,而2020年同期水平则仅为3700亿元,财政支出的逐步发力有望进一步得到数据的验证。
投资策略,上周市场行情先扬后抑,高景气赛道主升浪结束后,资金继续在各个板块中轮动,局部赚钱效应仍在。本周上市公司中报披露进入尾声,业绩对行情的驱动力将趋弱,考虑到当前流动性稳中趋松的状态,预计市场的主题性机会有望在业绩发布期结束后逐渐活跃。投资者除了对传统赛道结合估值、业绩因素进行再度挖掘外,应重点把握“专精特新”为代表的科技型“小巨人”的机会,其将是下一阶段的挖掘的重点。在国家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过程中,企业规模“大”的重要性有所降低,技术“硬”的重要性显著上升。从中长期来看,科技、高端制造、军工和碳中和等领域仍将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下行加大,全球疫情发展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