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盐田港11000个出口重箱进港预约号在半小时内被哄抢一空,引起行业关注。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盐田港“一号难求”是全球海运行业运转混乱的缩影。
有行业人士表示,当前,整个海运行业处于史无前例的混乱时期,“黑天鹅”还在翩翩起舞。在美国、欧洲、印度等地疫情影响下,多国工厂开工率不足,国际码头停摆,全球海运运转堵塞,集装箱无法正常流通导致海运价格暴涨。市场供需失衡、陆域配套不足是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
盐田港停车位一位难求
“交警快过来时我就把车开走,交警离开后再把车停下来,一日三餐,都是由老婆送到车上。”拖车司机茅师傅日常主要跑川渝至盐田港的线路。跑完长途后回到盐田港口,经常找不到停车位,只得将拖车停在路边。
为了防止被贴罚单,茅师傅不敢回到附近的出租屋。“每次回盐田都没有临时停车位,这是最让人头疼的。好不容易有时间可以陪陪孩子,但只能呆在车跟前。”茅师傅无奈地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近年来,盐田港附近停车场日趋紧缺,拖车司机停车难题凸显。
记者注意到,在六约堆场附近的某些断头路上,几辆大货车见缝插针停在路边。“停这里偏一些,好处是没有人收费,能不能停到还得看运气,经常那些位置都有人停,不是长久之计。”另外一位司机刘师傅表示,停车贵和停车难是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盐田地区每个月停车费2300~2500元,坪山平湖约800元每个月,司机不得不跨区停车,大量拖车每日跨区往返,无形中增加了当地的道路维护成本。为了拉箱方便,司机只能忍受昂贵的停车费用。
另外,盐田港外集装箱堆场配套不足,集装箱空箱有60%至70%放在港口外围周边。衔接龙岗和盐田港码头的盐排高速上,大量拖车往返于码头和集装箱堆场之间。
记者了解到,由于盐田港周边没有足够的堆场用于存放集装箱空箱或重箱,运输企业不得不舍近求远,多次往返坪山、龙岗、东莞等地提放集装箱,既增加了物流运输行业的营运成本,也增加了驾驶员的疲劳度,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道路集装箱运输分会副理事长、广州市集装箱运输协会专职常务会长周克文认为,这不是一个阶段性的安全问题,需要相关部门重视。周克文认为,从短期来看,盐田港周边有些临时用地可以在相关项目建设之前,暂时存放集装箱,缓解行业堆场用地难的问题。记者了解到,盐田区政府早已有规划。深圳市政府财政拨款42亿元,在盐田区立项建设一个集装箱车辆的盐田港区拖车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后可提供约2000个集装箱拖车停车位。据介绍,此举可缓解盐田港区集装箱拖车停车位紧张情况。2020年7月,盐田港拖车综合服务中心一期已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集装箱有去无回
一箱难求
周克文认为,盐田港预约号秒光,根源不在放号数量,而在于空箱不足,一箱难求是根本原因。
由于受疫情影响,全球码头运转效率不高,国际社会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出口的货物运到国外以后卸完货,国际班轮公司没有足够的运力把空箱运回中国。整个国际物流产业链的流通不畅,已经传导到了龙岗的一个小堆场之上。
在中集六约堆场,证券时报记者看到,堆场内摆放了大量新箱。
中集六约堆场某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中集盐田堆场面积约15万平方米,可以堆放15000个集装箱,目前已经全部堆满,堆场内大部分是中集的新箱,且供不应求,旧箱回流量很少。盐田港出现疫情后码头加强了管理,所有进港的拖车都要提前预约,很多重箱没法提前进港,分流到了龙岗、龙华、坪山甚至东莞周边的堆场。
因为没有堆场摆放集装箱,部分货轮跳港,原计划靠港盐田的船直接去了香港或南沙。中集盐田区域进出堆场的箱量最高时期日均可达到7000个,因为缺少集装箱,目前日均只有2000~3000个。
“不少国际班轮公司认为,把空箱从其他国家的口岸运回中国成本过高,还不如返回中国以后,在中国通过相关的集装箱制造企业订购新集装箱,现在中集的40英尺集装箱大概是6800~7200美元,价格上涨仍供不应求。”周克文说道。
“现在是先到先得,哪个供应商都不想得罪。很多去了欧洲、美洲的集装箱回不来,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但是受疫情影响,这些国家的港口工作人员在减少,正常作业的工作人员只有三分之一,集装箱流转不畅,形成恶性循环。”中集六约堆场某负责人向记者说道。
当前,澳大利亚、美东、美西以及欧洲的国际码头口岸堆存了大量的空箱。如何解决国内一箱难求的行业困境?
周克文认为,深圳市行业主管部门交通运输局应加强深圳蛇口港区、大铲湾港区、盐田港区等集装箱资源的调控,协调船公司、码头和货代公司,督促海运企业尽最大努力将中国周边港口流失的集装箱空箱调到中国。同时动员船公司协调相关的租箱企业,加大海外集装箱的回收,并且结合业务需求,提前向集装箱制造企业订制新箱。
海上运力不足
一船难求
新冠肺炎疫情不光冲击了海运,整个物流产业都遭到了严峻的挑战,相比之下,全球海运恢复周期最长。
时间拉回2017年,当时全球经济低迷,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