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环球度假区9月起试运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据央视新闻,8月24日,随着为期三个月的内部压力测试工作临近尾声,北京环球度假区宣布将于9月1日正式开启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北京环球城市大道以及两家度假酒店仅对受邀客人开放。
点评:山西证券认为,经济快速发展和消费需求升级,使国内游逐渐向品质化转变。具有特色的主题公园在展现城市文化和IP内容的同时可以串联城市核心区景点,发挥聚集效应。环球影城是国际性IP,以影视为根基拥有广泛受众群体。叠加北京旅游带动作用,一期项目预计接待客流约1500万人次,将带动通州旅游区酒店、餐饮、休闲服务提质增效,推动京津冀旅游产业发展。
首旅酒店未来会在北京环球影城相关区域积极布局;
全聚德旗下拥有“全聚德”、“仿膳”等品牌,将受益于环球影城旅游市场的带动。(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首旅酒店、全聚德
【两部门推进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行业进入爆发期】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近日组织起草了《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推进我国储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项目准入、产品制造与质量、并网及调度、运行维护及退役等环节做出规定。
点评:长江证券表示,不久前发布的发电侧调峰能力政策,标志着国内支持储能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后续可期待的政策还包括容量电价、输配电价等机制改革。从全球看,储能也已经进入爆发期,2021年美国储能有望冲击10GWh装机大关,出货量有望更高。在供给端,海外严苛的认证标准抬升了储能进入壁垒。
科创新源子公司瑞泰克扩产液冷板,布局动力电池与储能热管理领域;
金冠股份主要产品覆盖储能双向变流器、分布式双向主动均衡BMS电池管理系统等。(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科创新源、科创新源
【碳基材料纳入“十四五”原材料工业相关发展规划产业链公司迎机遇】
据媒体报道,工信部答复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095号提案称,下一步,将以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需求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强化产业政策引导,将碳基材料纳入“十四五”原材料工业相关发展规划,并将碳化硅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等纳入“十四五”产业科技创新相关发展规划,以全面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克“卡脖子”品种,提高碳基新材料等产品质量,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点评:碳化硅相较于传统半导体硅材料,在耐高压、耐高温、高频等方面具备碾压优势,是材料端革命性的突破。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代表,碳化硅材料具有宽的禁带宽度,高的击穿电场、高的热导率、高的电子饱和速率及更高的抗辐射能力,因此在IGBT、MOSFET等功率半导体中应用尤为广泛。第三代半导体是中国大陆半导体追赶的极佳突破口,中国企业受到的阻碍将远小于传统硅基领域。碳化硅有望引领中国半导体进入黄金时代。
露笑科技已具备了可重复、可批量生长碳化硅晶体的设备以及技术条件,合肥工厂9月份可实现6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片的小批量试生产。
楚江新材重点面向各类碳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等新材料的研发和制造,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热处理技术解决方案。
中科电气两全资子公司星城石墨和格瑞特新材料均从事碳基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露笑科技、楚江新材、中科电气
【工业盐市场价格持续上涨行业公司盈利水平望改善】
据百川盈孚,国内工业盐市场持续上涨。截至8月中旬,工业盐出厂含税市场均价已突破270元/吨,而7月份价格不足260元/吨,年初价格仅为220元/吨。具体来看,8月上旬山东地区纯碱用海盐价格较6月初成交价大涨近76元/吨(不含税),东北、华北等地两碱用海盐价格跟随调涨。
点评:井矿盐方面,8月初,江西、湖南、四川总体探涨10-30元/吨。进入8月中旬,山东地区井矿盐价格继7月末调涨后,再一次上调20元/吨(散湿盐,出厂含税)。同时,江浙地区井矿盐企业已开始向下游发送调价函,9月新单报价将上调30-50元/吨。湖盐方面,8月份的整体上调空间在10-20元/吨附近。
目前海盐秋扒作业尚未开始,海盐整体库存趋紧。9月份江苏省部分井矿盐装置有检修计划,局部趋紧。国外疫情形势影响下,预计下半年中国进口盐量维持减势。总体来看,9月份工业盐供应仍然缩紧。需求方面,两碱行业的检修与复工同步进行,整体需求维稳。供需结果向好背景下,预计海盐市场将维持高位盘整,井矿盐及进口盐望继续上涨。
工业盐价格持续走高,行业公司盈利水平望改善。
雪天盐业主营产品包括食盐、工业盐、烧碱等产品,所属盐矿储量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可长期持续满足市场需求。
云南能投公司从事食盐、工业盐等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天然气管网建设、运营、天然气销售以及陆上风力发电的运营等。(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雪天盐业、云南能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