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明"思路 助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
时间:2021-08-24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实施迎来一周年。一年来,创业板焕发新颜、活力彰显,市场各方获得感愈发强烈。

创业板变得更加开放,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20日,深交所共受理727家企业的创业板首发上市申请。截至目前已有182家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它们分布于37个行业,其中157家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86%。

聚焦“三创”“四新”板块定位,上市公司不断践行创新驱动发展,表现出了更好的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并保持了较强的创新属性。182家创业板注册制公司拥有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约1.5万项,125家公司的主要技术、产品属于国际或国内领先,94家公司技术、产品可以促进转型升级,有力服务实体经济。

春华秋实,回顾创业板注册制落地实施的一年,以注册制为龙头的资本市场改革正推动实体经济的创新转型。勇闯改革“深水区”,创业板注册制制度红利不断显化,这背后是各项制度创新经受了市场检验,也为全市场推行注册制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市场点赞“好孩子”

制度红利不断显现

2020年8月24日,见证改革开放的深圳“十里长街”——深南大道旁,深交所内的钟声渐次响起,伴随着18家上市公司的集体挂牌,创业板注册制正式落地。

更好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市场对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顺利落地的殷殷期许。

一年来,深交所上市大厅宾客盈门。在这里,每4个交易日就有3家企业登陆创业板;每3个交易日就有2家高新技术企业迈入创业板。

步入注册制时代的创业板,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接纳着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

截至2021年8月23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已经达1011家。一年来,创业板共受理727家企业的创业板首发上市申请,其中,平移企业和新申报企业分别有176家、551家;已注册、在审、已终止的申报企业分别有212家、407家、108家;已有182家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其中131家为平移企业,51家为新申报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注册制上市公司中,157家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86%。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一大亮点便是更加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增强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服务能力。

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次改革紧扣信息披露这一核心,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注册制下,企业上市审核周期大幅缩短,企业上市标准更加多元。

目前,创业板注册制下新申报企业中有28家企业以“第二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申报,其中,迈普医学已上市,雷电微力已注册生效。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包容开放还体现在存量改革方面。

注册制实施以来,创业板已受理362家次创业板再融资项目,共涉及342家上市公司,占创业板上市公司总家数的34%,合计拟募集资金3828.98亿元。截至目前,170家实施完成,实际融资1638.88亿元,融资家次及融资金额超过以往的任一年度。

2020年9月17日,仟源医药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获中国证监会注册通过,成为第一家享受小额快速融资制度改革“红利”的公司,10月14日,项目新增股份上市。仟源医药非公开发行从提交申请到注册通过仅耗时8个工作日,从注册通过到资金到位仅耗时9个工作日,其获批速度之快堪比申请一笔短期银行贷款,极大地提高了直接融资效率、降低了直接融资成本。这正是经优化后的小额快速融资制度“焕发新生”的表现。注册制实施以来,至2021年8月20日,有17家公司推出小额快速融资方案,拟募集资金35.03亿元,其中5家公司已实施完成,合计募集资金9.05亿元。

在并购重组方面,在坚持创业板定位的基本原则下,创业板并购重组充分考虑存量企业需求,支持上市公司进行同行业或上下游产业整合,在定价机制、配套融资等方面放宽限制,提升上市公司融资能力。截至2021年8月20日,实施注册制以来,深交所共受理重组项目23家,交易金额合计309.88亿元,注册生效8家,交易金额合计41.76亿元。

改革的成效,既要数量,质量提升也需同向而行。

记者发现,注册制下创业板新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突出,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崭露头角。总体来看,182家创业板注册制公司拥有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约1.5万项,66家公司正在开展所在行业的相关前沿领域研究,57家公司相关产品或技术属于原始创新或集成创新,125家公司的主要技术、产品属于国际或国内领先,94家公司技术、产品可以促进转型升级,有力服务实体经济。

在工信部累计公布的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已有132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IPO融资金额合计570亿元,其中注册制下新上市的“小巨人”企业28家,IPO金额合计156亿元。

业绩方面,创业板1011家上市公司中,2020年平均实现营业收入20.71亿元,平均同比增长约7%;平均实现净利润1.35亿元,平均同比增长43%。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业绩突出,平均实现营业收入23.41亿元,净利润2.11亿元,优于板块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