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实践下的广发银行:推动绿色金融向重点领域纵深突破
时间:2021-08-24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金融机构面临怎么样的转型机遇和挑战?如何让“绿色发展”概念转化成为金融机构成长的内生动力?

广发银行在绿色金融和“双碳”目标上的思考与实践,或许能为上述问题带来部分答案和启示。

在实践中,广发银行将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制定专门的行动方案,集中资源配套,依托中国人寿集团综合金融优势,加强与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在绿色金融尤其是碳金融领域的合作。同时,广发银行积极从机制、人才、资源配置、科技投入等方面加强绿色金融服务能力。

作为目前唯一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实现网点全覆盖的全国股份制银行,广发银行还制定了《广发银行粤港澳大湾区综合金融服务三年行动方案》,因行施策,引领分行找准定位、突出重点、办出特色。

2021年,广发银行在绿色金融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广发银行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双碳”目标下的目标区域及行业定位。未来,广发银行将围绕行动方案,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信贷政策,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构建绿色金融风险保障,打造绿色金融发展新极点,确保绿色金融发展有序推进。

新的绿色金融治理架构

治理架构是对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和协调的整套制度安排,纲举目张。

广发银行高度重视绿色金融治理架构的完善。目前,广发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明确一名高管人员及牵头部门统筹全行绿色金融工作,将绿色金融理念嵌入广发银行各项业务流程,建立跨部门的绿色金融发展领导小组、绿色信贷工作小组,小组部门涵盖公司、零售、金融业务部门、资源配置部门及后台管理部门。

这一架构的优点,一是高层统筹,贯穿全行,有利于绿色金融理念融入绿色投融资业务全流程,为绿色投融资业务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有利于业务多元化开展,当前绿色金融范畴已经从过去单一的绿色信贷拓宽到涵盖绿色债券、绿色票据、绿色保险、绿色股权投资、绿色信托、绿色理财等业务领域,多业务线介入有利于发挥广发银行综合金融优势;三是确保双碳目标下自身的绿色发展和低碳运营理念得以落实。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广发银行绿色金融规模稳步提升,今后绿色市场前景逐步明朗,对银行绿色金融专业化管理的要求逐步显现,尤其对银行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

绿色金融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独特的风险形态,决定了银行除了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支持以外,还要求在绿色投融资的全流程关注专业技术指标,如业务机会识别、尽职调查、绿色主体及项目技术评级评审、外部绿色机构咨询合作、投融资决策、风险预判、投后或贷后的后评估和审计等等,都需要与环保、交通、能源、建筑以及国际合作等等领域专业知识,深入与各领域专家密切配合互动,形成合力。

今后,谁的“金融+”能力强,谁就能在绿色金融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鉴于此,广发银行明确,今后绿色金融治理架构的发展方向,是坚持全流程全员投入,强化专业架构建设,向绿色金融重点领域纵深突破。

机遇与挑战下的对策

未来30年,“碳中和”将带来巨大的投资和商业机会。一个中型城市实现碳中和需要的投资资金,在绿色建筑改造、绿色交通改造、绿色能源改造、森林碳汇造林投入等各领域政策落地,将对相关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和个人经营者带来连锁效应,对于金融机构来讲,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业务需求。

毫无疑问,金融机构不会缺席碳中和并将承担举足轻重的角色:需求是巨大的,从数据上来看,存量投资增长迅速,但缺口仍大,随着国家政策和标准的出台,前景鼓舞。

但挑战也存在,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对金融构把握机会的能力的挑战,如何勇立潮头,主动担当贯彻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二是对环境风险的深入理解,行稳致远,紧跟金融监管的安排,保持好应对ESG三大风险的节奏。

为此,广发银行将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制定专门的行动方案,集中资源配套,依托中国人寿集团“保险、投资、银行”综合金融优势,以“生态+”为主线,加强与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在绿色金融领域合作,特别是在碳金融领域的创新合作。积极推进全国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绿色金融,力争通过积极对接政府平台、与省工信厅、制造业协会、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地市绿色金融项目管理平台等主动对接,与数字广东等机构合作,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围绕绿色金融发展的目标行业,加大战略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支持重大基础改造、产业升级、助力传统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

同时,广发银行加强对环境风险的深入理解,行稳致远,紧跟金融监管的安排,保持好应对ESG三大风险的节奏。

多举措加强

绿色金融服务能力

绿色发展一直是广发银行发展的重要动力,广发银行积极把金融助力“双碳”目标,大力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纳入金融机构整体布局,融入战略发展规划;持续完善激励机制,切实提升全行上下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主动性;持续加强能力建设,积极从机制、人才、资源配置、科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