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十余载 基金业"扬帆出海"初心不改
时间:2021-08-24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从中国香港到新加坡,再到美国,十多年来,公私募基金的海外市场经营版图不断扩张。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出于自身发展需求,还是为了满足个人投资者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公私募基金的“出海”热潮将加快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在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不仅海外资管巨头纷纷“走进来”,内地资管机构也在积极“走出去”。继中银基金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后,汇添富基金在美国设立子公司的申请近日也获得批复。

从中国香港到新加坡,再到美国,十多年来,公私募基金的海外市场经营版图不断扩张。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出于自身发展需求,还是为了满足个人投资者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公私募基金的“出海”热潮将加快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全球市场的投资离不开中国资金的‘走出去’和全球资金的‘引进来’。在这个过程中,海外的中资资管公司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博时国际相关人士表示。

“出海”热情不减

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的同时,拓展海外业务、布局全球市场成为公私募基金的迫切需求。

2008年1月,作为首家由内地公募基金公司在海外成立的子公司,南方东英在中国香港正式成立,吹响了内地资管机构布局境外市场的“冲锋号”。

此后,老牌基金公司纷纷加快步伐,在中国香港接连“落子”:2008年8月,易方达香港成立,此后获得香港证监会核准,从事第一类(证券交易)、第四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及第九类(提供资产管理)受规管活动,拥有RQFII、QFII资格;2009年11月,汇添富的中国香港子公司汇添富资管(香港)成立,该公司同时拥有RQFII和QFII牌照,是汇添富基金开展跨境业务和合作的重要平台;2010年3月,博时基金在中国香港成立全资子公司博时国际,启动对境外市场的布局与经营。

经过十多年的耕耘,先期出海的一批基金公司逐渐找到抓手,确立了自主发展的方向。南方东英管理的公募基金超过了100亿美元,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产品线。博时国际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包括权益、固收及大类资产配置等类别的双向及跨境资产管理服务,获得了多家海外主权基金、央行、养老基金、大型金融机构的委托。截至2020年底,博时国际总资产管理规模达到745亿港元。

从中国香港起步,内地基金公司的海外经营版图不断扩张。自2014年起,博时国际与美国金瑞基金合作发行首支跟踪MSCI中国A股指数的ETF,该基金成为美国市场跟踪该系列指数最大的ETF产品。今年1月,双方再次合作发行境外首只中国科创50ETF。此外,博时国际与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区的75家机构保持着业务关系及潜在合作沟通。今年5月,中银基金在新加坡设立的子公司中银(新加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近日,汇添富基金的第二家境外子公司——汇添富资产管理(美国)控股有限公司的设立也获得证监会批准。

新兴资产管理机构也加入了对海外市场布局的阵营。作为高瓴资本和腾讯战略投资的资产管理公司,高腾国际于2018年在香港发行第一只公募基金——高腾微基金-亚洲收益基金,开始以低风险产品打头阵,以满足全球华人海外资产配置的避险需求。

“内地基金公司出海是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博时国际相关人士表示,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不断吸引着国际投资者的目光,外资加大中国资产配置力度的趋势已经形成且不易改变;另一方面,随着金融资产在国民资产中配置比重的不断上升,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对国际化的多元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趋势之下,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选择去境外,尤其是中国香港设立子公司。

相较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出海”更早。2004年,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并先后发行了景林金色中国基金和景林金色中国加强基金;2006年3月,晓扬投资设立晓扬机遇基金;2006年9月,深圳柏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设立中国龙动力基金。2007年,私募基金“出海”进入高峰期。上海睿信投资、北京淡水泉、深圳明达投资先后发行投资港股基金的产品。自2020年起,随着量化私募的崛起,头部量化私募也开始挺进海外市场。

在私募看来,“出海”布局不仅能募集到更多长线资金,而且还能提高全球投资能力,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壮大。同时,对于“海归”扎堆的量化私募而言,这也充分发挥了其熟悉海外投资的天然优势。

“出海”困难几何

不过,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出海”之旅并非一帆风顺。

“基金公司第一次‘出海’就碰到了次贷危机,同时还面临着监管规则不同的市场环境,以及巨大的竞争压力,一路走来实属不易。”某公募资深人士表示。

作为第一批“出海”机构,易方达香港在投资、销售及运营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都相当大,海外市场的复杂程度高、标准化程度低,还要遵守不同的监管要求。“我们一开始遇到的难题是如何迅速适应海外市场,学习和适应海外市场的监管规则。”

有业内人士表示,资管机构“出海”遇到的劣势主要是后发劣势,在全球资产配置和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着经验不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