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销售新规到现金管理新规,一系列制度办法的出台,促使银行理财业务的基础运行体系和管理框架不断完善。虽然仍然叫“理财”,但银行理财从形式到内涵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投资运作管理逻辑重塑、投研能力建设提上日程、资管科技成为核心竞争力。直面变化,“排头兵”建信理财已践行出行业样本。
作为建行资管板块的核心载体,以及策应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重要布局,建信理财除了已有“国内首家开业的理财公司”这一隐性标签,现在又低调地多添一个——自主发行比例最高的头部理财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近日建信理财的时点管理规模一举突破1.5万亿大关。这个里程碑式的基底,绝大部分由其自行筑牢,约七成的存续规模为自主发行。当其它理财公司因为从母行承接产品节奏趋缓而规模增长减速的时候,建信理财则步态稳健,今年以来规模增量与增幅均居同业前列。
两年来,建信理财严格践行“母子分离”模式的道路自信和制度优越性逐步显现,规模效应与经营效益不断创出新高就是最好的证明。近日,证券时报记者专访建信理财总裁谢国旺,在系统性复盘建信理财发展历程的同时,也探寻建信理财在服务母行和贴合市场中演绎的平衡术。
谢国旺直言,理财行业发展仍处初级阶段,一方面,在市场聚焦的权益投资层面,目前须借力被动投资来发展业务,投研框架也才初步架设完毕;另一方面,科技基础设施还未能做到全场景赋能,建信理财自建资管系统,类似于边打仗、边修路、边种粮食的“三边工程”。
对于建信理财的业务运作,谢国旺总结出一套“硬币论”:建信理财就像一块硬币,正面是产品(发行),背面是资产(配置),夹层是风控。建信理财要将这三种能力均衡锻炼,同时也在坚持承袭建行基因的路径里,完成差异化彰显。
理财子担当
证券时报记者:建行有公募基金、保险、信托等11张金融牌照,而理财公司是其中唯一贯穿母行客户、渠道、资产,且同时从事公私募的子公司。依托较为齐全的牌照功能,建信理财在集团内部担纲何种角色,如何反哺母行?
谢国旺:建信理财身上有这么几个标签,除了是国内首家开业的理财公司,还是建行集团内唯一母行全资控股的资管类子公司、唯一一家总部设在大湾区的子公司。
牌照虽新,但我们作为理财业务载体已有15年历史。鉴于理财业务和银行客户天然的紧密度,对外,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理财公司打造成建行财富管理的入口;对内,作为建行资管板块的重要枢纽,理财公司要发挥“桥梁疏通”的作用。
首先来看对外定位,我们希望把理财公司做成建行财富管理生态的入口。对于众多银行普通客户来说,他们很难穿透区分多张金融牌照所代表的不同专业领域,而银行理财是其中最具普惠性的,依托母行庞大网点及客户经理多年的用户陪伴,最适合于承担抓手之责。
今年以来,我们获客呈现大幅提速趋势。前6个月我们新增客户314万户,增幅高达62%,(注:截至今年6月末,持有建信理财产品的客户数为820万户,较年初的506万户增幅为62.06%)而且产品在他行渠道也表现不俗,占据其平台行外理财公司的重要份额。这说明建信理财产品作为财富管理钩子产品,正为母行输送增量客户,逐步建立起与建行地位相匹配的市场竞争力,反哺母行AUM。
再来看对内定位,理财公司具备其他资管业态所没有的独特优势,比如资金、资产、渠道、客户和母行的协同度、投资工具的丰富度、全市场资源整合度、多类型资管主体协作度等。理财公司其实是立足于资管生态链上游之枢纽地位的,是可以发挥金融资源带动力和凝聚力的。事实上,建信理财正通过FOF、MOM等形式,与母行体系内或外部的资管机构(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信托等)开展合作,共同构建开放、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资管生态圈,打造资本市场高质量的机构投资者集群。
基于这样的内部定位,我们依托母行客户基础拓展优质资产,持续调整资产结构,实现固收类、权益类、另类资产的均衡配置,并坚持长期价值投资取向,加快投研体系建设和市场化投资能力构筑。
彰显差异化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绝大多数理财公司的运作都显现出固收类产品超九成、债券资产配置占大头而权益投资占比较低的特点。经过两年的发展,您认为建信理财如何彰显自己的差异化底色?如何承袭建行基因?
谢国旺:在承袭建行基因的同时,我们也在践行对差异化路径的探索。
建行基因是什么?我想借用习总书记在建行成立60周年时作出的重要指示——“增强服务国家建设能力、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这三个能力建设来表达我对建行基因的认知。而田国立董事长提出的“新金融理念”,即是落实总书记批示要求的延展实践。
我们会积极地策应母行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三大战略。首先在资产配置层面,积极投向普惠金融和住房租赁领域的民营和小微供应链、母行“创业者港湾”科创企业的上市及并购、消费金融ABS、住房租赁供应链ABS、住房租赁非标项目等资产;其次是针对相关普惠和租户等客群发行主题产品;第三,跟紧母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