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观点
上周A股市场迎来小幅反弹,分化进一步加剧,改革政策仍在加快推进,引导资金向实体经济集中。
一是传统房地产和金融严监管趋势不变,进一步释放防范风险信号。8月5日,北京、杭州和成都的房地产市场调控进一步趋严。杭州要求落户本市未满5年的户籍家庭需要连续缴满社保两年方有资格买房,而非户籍家庭需要缴满4年社保;北京住建委新增要求夫妻离异三年内不得购买商品住房;成都也打上了通过赠与方式规避限购的漏洞补丁。与此同时,深圳公布七部委调查“深房理”的阶段性进展,问题贷款金额合计10.64亿元,涉及经营贷3.80亿元,将进一步通过定期滚动排查和压实银行涉房贷款实质审查责任,严防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另外,证监会发布加大创业板“抱团报价”监管新规,促进博弈均衡。
二是对于消费领域监管有堵有疏,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和推进消费升级。上周新华社等官媒频频发声,一方面就生长激素滥用、酒精是一级致癌物、奶茶店卫生问题、配方奶粉营销、电子烟流向未成年人、游戏行业、芯片炒作等事件表达了进一步的关注,释放优化市场秩序的监管信号。另一方面,继续加大鼓励新兴消费和加大三胎配套政策出台。上周在奥运会大赛之际也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助力运动健身产业链发展。针对三胎配套措施,北京卫健委进一步回应,三胎生产享受生育奖励假30天仅为过渡政策,相关修改立法在加快推进。
三是硬科技板块再次迎来国内外改革增量推动,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继730政治局会议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之后,8月6日,美国拜登政府宣布2030年50%的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目标远超市场预期,进一步打开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成长空间,特别是在境外市场中份额占比提升的企业更为受益。
当然除了政策进展之外,上周还有一个市场关注重点就是渐行渐近的美联储Taper所带来的可能的流动性环境变化,美国财政部在近期提出最早在11月公布的四季度再融资声明中披露减少发债规模,当然疫情反复可能构成扰动。我们认为从基本面、央行对通胀的容忍度以及国内相对宽裕的流动性情况来看,整体对A股的影响相对有限,不可与2-3月份的A股市场大幅调整构成类比,当前10Y美国国债收益率在1.3%的阶段性低位。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硬科技成长风格的结构性行情仍将继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半导体产业链的景气向上逻辑没有改变,但短期波动加大在所难免,建议优选业绩向上弹性更大的细分赛道和个股。
一周重点聚焦
海外经济:美国7月非农就业超预期改善,美联储Taper预期再发酵,金银贵金属波动加大。当地时间8月6日美国公布7月就业数据,7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94.3万人,高于市场预期的87万人,连续2个月超过90万人;7月失业率较前值回落0.5个百分点至5.4%。持续向好的就业数据进一步推升美国经济实质性复苏的预期,美联储Taper预期进一步发酵,受此影响,美元指数当日小幅反弹0.55%,贵金属波动加大,伦敦金现和伦敦银现当日分别下跌2.3%和3.3%。后续重点关注8月底的全球央行年会和9月FOMC会议的政策信号。
国内经济:7月进出口增速高位回落,反映内外需同步放缓。7月我国出口规模同比增长19.3%,低于前值32.2%,2年复合增速12.9%,低于前值15.1%;其中,对欧盟和主要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回落较多,主要受当地疫情反复拖累外需的影响。7月进口规模同比增长28.1%,低于前值36.7%,2年复合增速12.8%,低于前值18.8%,反映内需边际走弱的迹象,部分地区洪涝、限电、疫情反复等事件影响企业生产和消费修复。
资本市场改革:证监会整顿创业板“抱团报价”,进一步优化注册制发行制度。8月6日,证监会就修改《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特别规定》部分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主要针对为博入围“抱团报价”、干扰发行秩序等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制度优化,包括取消新股发行定价与申购安排、投资者风险特别公告次数挂钩的要求,旨在进一步提高注册制的发行效率,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