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资股策略周报:监管压力仍在释放
时间:2021-07-28 00:00:00来自:中金公司字号:T  T

市场走势回顾:由于海外市场再度出现波动、特别是监管风险持续增加,上周海外中资股市场再度遭受打击,成长板块承压。整体来看,恒生科技指数领跌,大幅下挫4.6%,MSCI中国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和恒生指数分别下跌3.7%、3.1%和2.4%。板块方面,多数板块走低,其中成长板块领跌。具体来看,交运(主要是受滴滴下跌33%影响)、传媒娱乐和医疗保健板块跌幅最大,分别下跌6.8%、6.2%和5.1%,而资本品和原材料仍然分别上涨2.7%和1.8%,市场前景展望:国内外不确定性重现导致海外中资股市场重回此前低点,回吐了7月份以来实现的绝大多数涨幅。一方面,虽然海外疫情变化值得密切关注而且香港市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共振性波动,但我们认为这不是影响香港市场表现的主导性因素,主要理由包括:1)在上周一出现恐慌性抛售后,海外市场迅速企稳;2)虽然从表面上看Delta病毒变异导致新增确诊病例攀升,但是由于疫苗接种稳步推进,发达国家住院和死亡病例均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新冠病毒变异未必会像市场担心的那样引发全面封锁,导致复苏进程中断或是逆转。

另一方面,国内政策不确定性再度成为短期影响海外中资股市场投资者情绪和成长板块表现的最大影响因素。上周监管机构对几家知名互联网平台处以罚款,并要求进行整改,下架所有违规内容。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最新的指导意见以及近期政府明显加大监管力度都表明证明将禁止校外培训机构盈利,香港和美国中概股的教育板块、甚至整体新经济领域出现普遍恐慌,股价大幅下挫。在这一情形下,整体市场情绪、尤其是内地投资者的投资情绪承压。具体来看,我们注意到港股通资金连续五天流出海外中资股市场,上周资金流出规模成为3月中旬以来最高的一周,7月份(截止7月23日)流出总量创出港股通开通以来最高纪录。港股通资金的大规模流出凸显出在新经济平台企业监管压力上升背景下内地投资者的不安情绪。新经济平台企业此前一度是港股最大而且最具吸引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有鉴于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年初以来恒生科技指数与创业板指数出现明显背离。往前看,虽然我们无法排除近期市场抛售和资金外流可能已经反应过多,而且海外上市新经济公司的价值也不应该因为近期困境而遭彻底否定,但政策压力仍然是影响投资者增持的最大障碍。因此,对于优质且独特的龙头企业,我们建议投资者暂时按兵不动,耐心等待尘埃落定。同时在近期市场出现抛售后,恒生科技指数估值从2月中旬高点处明显回调,目前处于历史均值下方0.6倍标准差,另外其PEG仅为0.81倍,显著低于创业板的1.58倍和美股纳斯达克市场的1.72倍。

政策层面,尽管在本月早些时候央行降准后有关L.PR利率下调的预期出现升温,但上周央行维持LPR利率不变,其中一年期和五年期LPR利率分别维持在3.85%和4.65%。考虑到上上周在央行最新市场操作中MLF规模保持不变,LPR利率连续15月按兵不动也就不足为奇。作为基准的贷款利率,L.PR利率维持不变表明虽然央行为应对结构性挑战选择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全面的政策宽松周期并未开始。这也与近期上海按揭贷款利率提高、政府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支持一脉相承。

投资建议上,在国内外不确定性犹存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均衡配置成长和价值板块、并适当向成长板块倾斜可能是短期较为合理的一项选择。建议投资者关注成长板块中估值较为合理而且具备增长确定性的部分投资标的。总体来看,我们建议超配信息技术、大消费、医疗保健、部分制造业、油气以及多元金融板块,同时低配地产、保险和公用事业板块。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