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两周年:制度创新"试验田" 3500亿元资金"反哺"硬科技企业
时间:2021-07-22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已上市的这311家科创公司首发募集资金净额达3542.1亿元。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企业鸣锣上市,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关注。时至今日,科创板已平稳运行两周年,截至目前,已拥有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11家。

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这样评价科创板取得的成绩: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整体效果较好,符合预期。集聚了一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科创企业,“硬科技”成色逐步显现。

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已上市的这311家科创公司首发募集资金净额达3542.1亿元。

科创板在助力科创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成为资本市场支持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与质量均在稳步提升,对企业的包容性、多元性也有所拓展,尤其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市场主体的归位尽责意识明显增强,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健全,市场法治供给取得突破性进展,投资者保护渠道更加畅通,市场预期明显稳定,市场整体生态呈现积极向好变化。

多位市场人士和专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开市两年来平稳运行,注册制改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硬科技产业高地

科创板运行以来,始终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数据,311家公司“硬科技”属性明显,细分行业种类丰富。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所属范围内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合计占比达53.4%,分别为63家、57家、46家,医药制造业也有一定规模,达到了39家。

2020年7月22日是科创板运行一周年的时间点。如果以此为分界,新的一年里,科创板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一年中,科创板专用设备制造业从30家增长到63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由25家增长到57家,医药制造业从17家增长至39家。行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的同时,还形成了更完备的产业链布局和多样化的经营种类,比如,医药制造公司涵盖了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体外诊断、医用材料等领域。

期间,科创板还迎来了一批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例如,国内CAD软件行业龙头中望软件、国内纳米微球材料行业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纳微科技、水痘疫苗批签发量市场排名第一的百克生物等相继登陆科创板。“科创板正在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资本市场支持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主战场。”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科创板对企业的包容度也在不断上升。

311家企业中,接近九成(271家)企业选择第一套上市标准,第二套6家,第三套2家,第四套20家,第五套8家。未盈利企业、红筹公司、差异表决权……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企业而生的科创板,推出的五套上市标准,为各种类型科技创新企业打开了境内上市的大门。

从已上市的企业来看,五套上市标准基本囊括了目前境内科创企业的发展现状。与运行第一年相比,科创板迎来了第一例发行CDR的上市公司——九号公司,是为科创板的重要制度突破。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和开放的深入推进,红筹企业回归门槛显著降低,叠加海外上市风险加大,科技型红筹回归A股的动力明显增强。

从区域上看,长三角始终是科创板公司集聚地,科创板公司家数排名前五的省份/直辖市分别是江苏省59家、广东省51家、上海市44家、北京市42家和浙江省26家。

总市值已超5万亿元

科创板的建立,为中国硬科技企业提供了一条全新融资的绿色通道,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资本渠道能解决部分资金的需求,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同时,也为VC、PE引入了新的退出渠道,而明确退出通道反过来又有利于资本进入。这有助于新经济龙头加速形成,也加速了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

仅仅两年时间,科创板311家公司合计首发募集资金总净额就达到了3542.1亿元,其中,中芯国际、中国通号2家公司的首发融资额超百亿元。

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评价称,科创板实行注册制,全面提升股权融资效率,已形成了对沪深主板的有力补充。科创板的功能和融资效率已被市场认可,单个企业的募资规模区间分布与主板相当。

对上市的科创企业而言,3500多亿元融资总额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一笔笔融资背后,是中国科创企业汲取“活水”、充分生长的动力来源。

优刻得是科创板首家“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公司创始人兼CEO季昕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的设立,让优刻得这种类型的科技企业拥有独立的融资渠道,让我们可以更稳健地投入长期发展的科研项目,上市还帮助我们更好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不断提高优刻得的科研实力;同时,我们获得了更高品牌价值,更顺畅地与政府、传统产业沟通、合作,产出更多行业解决方案,拓展我们业务边界。”

中微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