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可成功抑制新冠病毒这一概念值得关注】
据报道,丹麦和德国专家团队在实验室用人体细胞开展的实验结果表明,青蒿素(Artemisinin)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Artesunate)和蒿甲醚(Artemether)以及简单的黄花蒿提取物都能成功抑制包括肺细胞在内的所有细胞系的病毒。论文指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来自德国和丹麦的两种欧洲毒株均有疗效。这两种毒株与全球流行的大部分新冠毒株关系紧密。”该团队计划近期开始对青蒿素衍生物进行I/II期临床试验。
点评: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肆虐。虽然世界各国都在全速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但新冠药物至今未能研发成功。找到真正能够抑制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的药物才是彻底战胜疫情的关键。此项研究首次明确证明了用青蒿素衍生物制备新冠药物的可能性。
润都股份旗下有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产品。
昆药集团是诺华蒿甲醚原料供应商,拥有蒿甲醚针剂生产批文。完成对华方科泰的收购后获得双氢青蒿素哌喹片等青蒿素类产品。(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润都股份、昆药集团
【有机硅价格再度上调相关概念值得关注】
生意社数据显示,21日,主流地区有机硅DMC均价30633元/吨,较14日上调67元/吨,自年初以来累计涨幅约40%。
有机硅属于高性能新材料,正持续向节能环保、智能装备、医疗护理等高端应用领域拓展,开辟新的需求增长点。据中信证券测算,2025年我国有机硅在电子电器领域的市场将达到1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6%。供给方面,有机硅行业具有高准入门槛、高技术壁垒、高资金壁垒等投资特性,潜在进入者较少。
东岳硅材硅氧烷产能位居国内第四,拥有硅橡胶、硅油、气相白炭黑等下游产品120多个规格;
新安股份正在推进高品质基础硅氧烷延伸产品的项目建设。(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东岳硅材、新安股份
【海外电容龙头提升涨价幅度行业将获得成长红利】
据媒体报道,全球前三大铝质电解电容器供应商佳美工、尼吉康、红宝石三大厂已将原先规划的9%至12%涨价幅度,提升为10%至15%。
据了解,三大厂在东南亚拥有庞大产能,本次提升涨幅,主要因疫情导致电容产能受损。东方证券认为,受益于电动汽车及充电桩、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电力变频、智能制造等行业的强劲需求,铝电解电容需求旺盛,龙头公司有望充分享受行业成长红利。
江海股份是国内铝电解电容龙头,产品主要面向工控、新能源领域;
艾华集团的铝电解电容产品适用于光伏逆变器。(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江海股份、艾华集团
【半导体设备延续高景气相关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知名光刻机设备生产商阿斯麦公布最新财报:第二季度净销售额40.2亿欧元,同比增长20.87%;净利润10.38亿欧元,同比增长38.22%,新增订单金额82.71亿欧元,较上一季度大增74.49%,其中包括49亿欧元的EUV(极紫外光刻)订单。
根据SEMI预测,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将从2020年的711亿美元增至953亿美元,增幅34%。万联证券江维指出,受半导体景气度上行及资本开支增长的推动,大量订单涌入半导体设备领域,零部件短缺、涨价等情况拉长了半导体设备交期,下半年行业将维持高景气度。
万业企业通过收购Compart公司,进一步向IC设备与材料平台转型;
精测电子主要聚焦半导体前道检测设备领域,已取得国内一线客户的批量重复订单。(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万业企业、精测电子
【丰田推出双极性镍氢电池相关公司受关注】
据报道,近日,丰田“双极性镍氢电池”已经开启量产应用,并被安装于混动系统中,目前海外上市的全新一代AQUA已完成装车。双极性镍氢电池是将集电体的一面涂为正极,另一面涂为负极的多张“双极电极”堆叠在一起打包而成的电池。该电池的主要优点是体积小功率高,非常适合混合动力系统所使用,可以带来更强的加速和续航性能。
业内认为,镍氢电池主要应用在混合动力汽车和消费类电器产品两大领域,其中大部分应用为混合动力汽车。此前工信部已将搭载镍氢电池的混合动力乘用车归类为成熟产品,从各方面数据和政策看混动产业前景很广阔。未来我国在推行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同时,还需大幅提高单车燃油经济性。混合动力技术作为提高单车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技术之一,是未来汽车节能减排发展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
鹏辉能源主要业务为锂离子电池、一次电池、镍氢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镍氢电池凭借成熟的技术,已在有关细分市场领域占据了领先的地位。
科力远自主研发的“科力远氢燃料电池/镍氢电池电电混合无级变速驱动系统”项目通过了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公司重要参股公司科力美供货广汽丰田混动版雷凌等车型的动力电池。(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鹏辉能源、科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