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每周要闻回顾
1、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2、6月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85万,高于市场预期;3、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4、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5、OPEC+连续第二天暂停会议;
6、世界级农业科技巨头先正达集团的科创板IPO申请已获受理。
本周策略展望
上周,全球股指表现分化,一方面,在较好的非农就业数据带动下,美股持续上涨;另一方面,受美元指数上行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股指相对低迷,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一周分别下跌2.46%和2.22%。风格方面,双创50依然表现居前,成长风格依然胜出。
大宗商品:上周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普遍大涨,供给约束成为其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除农产品外,油价不断上涨并创下自2018年10月以来新高也引发广泛关注,上周OPEC+连续两天因未能达成协议而暂停会议;若后续谈判破裂,增产将不受限,油价或难再度上行,但OPEC+从自身利益出发,最终达成协议的概率依然较高。而这或也给通胀带来较大的压力。
流动性方面:半年末时点刚过,流动性较为宽松,主要回购利率全线大幅下行。此外,近期,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回落,截至周末,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回落至3.08%和1.44%。
基本面方面:6月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85万,高于市场预期,假如以过去三个月的平均增长速度增长,美国就业有望在明年年底前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国内方面,6月PMI为50.9%,高于临界点,说明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但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且景气度出现连续三个月小幅下滑,说明扩张速度有所放缓。
策略上,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几条主线:一是中报预增板块和个股机会,如电子、国防军工、光伏等板块机会;二是产业结构升级下,新能源车、高端制造业、医疗服务、电子和半导体、新消费品等成长板块机会;三是受益行业向好且当前估值相对较低的非银金融板块机会;四是在上游价格上涨放缓中,中游制造业边际改善的机会。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经济复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