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千亿级顶流私募,景林资产的动向和观点格外引人关注。
近日,景林资产董事总经理田峰参加了一场兴业银行私人银行组织的线上交流会,分享了景林的投资哲学和最新市场观点。
A股市场有可能已经改变牛短熊长格局,进入了一个长期慢牛行情。经过上一轮调整后,有部分优秀公司的估值已经进入合理区间,2021年应该是可以长期撒种子的一年。在他看来,通胀高点可能已经过去,市场主流转向担心长期经济增长。
田峰从业超过20年,加入景林前长期在公募负责机构业务。值得一提的是,景林资产即将发行公司旗下的首只FOF产品,投向公司内部现有明星产品,而这只FOF正是由田峰负责。
精彩观点:
1、对于私募来讲,一是要取得长期的绝对收益,就是实实在在给客户赚钱;二是要战胜市场,要有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的阿尔法收益,这样客户才会喜欢你。
2、防范黑天鹅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选对公司,好的公司可以穿越周期,优秀公司不会在极端行情或者经济剧烈波动中毁灭。
3、做价值投资最核心两条:一是研究推动投资行为,二是逆向投资。
4、360度体系,顾名思义就是从各个角度去看一家公司,对一家公司要从中期、短期、长期去看。
5、要用实业的心态去看待这家公司、这门生意未来会怎么样,要看价格背后的驱动因素。
6、旧赛道并不是没有投资机会,新赛道也不是一定就有好公司。两个层面我们都要看,一个是在旧赛道里选龙头,因为它是真正的现金牛;另一个是在新赛道里找未来会成为行业领导者、行业龙头的公司。
7、任何一个遵从价值投资的人还是要寻找确定性,而不是碰运气。
8、A股市场已经改变牛短熊长格局,我们有可能已经进入一个长期慢牛行情。
9、经过上一轮调整后,有部分公司目前估值已经进入合理区间。2021年应该是可以长期撒种子的一年。
10、通胀高点可能已经过去了,市场主流转向担心长期经济增长。
核心是为客户取得长期优异业绩
问:近期千亿级私募机构被热议,景林资产也名列其中,能否简要介绍景林如何从1做到1000?
田峰:实际上1000亿元的规模放到国际上来看不算大,我想主要还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时间还不算长。
景林从2001年开始做投资,2004年开始管理客户的钱,到现在整整20年。这20年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做实业的角度、态度去研究上市公司,20年没有漂移也没有变化,中间穿越了很多个周期,并在每个周期后为客户取非常优异的业绩。
到目前为止,经过20年的发展,景林整个的客户结构里,机构客户的占比还是蛮高的,这既包括国内外知名的大型基金会、主权财富基金、保险公司、金融机构自有资金,也包括一些高净值个人和家族资金。
所以我在想,过去的20年景林一步步走过来,最核心的是给投资人赚钱,为客户取得长期的优异业绩。
对于私募来讲,我想两个因素都很重要,一是要取得长期的绝对收益,就是实实在在给客户赚钱;二是要战胜市场,要有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的阿尔法收益,有超额收益,客户才会喜欢你。
问:景林有多位基金经理,请您分析下这几位基金经理不同的风格特点?
田峰:景林旗下有很多基金经理,我们现在管理人民币基金的基金经理主要是4位,这些基金经理首先都笃信价值投资,以实业的角度或态度去看上市公司,秉持这样一个基本逻辑,这是第一点。我们的基金经理所推动的研究,最后成果是整个投研团队共享,这是第二点共性。
那么他们有没有区别?肯定会有一些区别。比如说基金经理在行业配置,行业偏好、重仓股的持股权重或标的,以及对市场的偏好,这几个层面都会有一些差异。
具体来讲,比如说蒋锦志是景林创始人,蒋总他有很长的历史投资记录,他的投资风格总结起来讲就是非常全面,而且他对生意的理解也更长,持股的周期也比较长。
高云程在加入景林之前,曾经在一家QFII机构做了长期的投资,业绩非常优异,加盟景林之后这些年业绩也非常好,他对一些确定性比较强的成长性公司持仓会比较重,而且也推动了公司整体在这些领域的投资比重。
蒋彤是国内最早一批在公募里做研究、做投资的投资人,有20多年的投资经历,她以前在公募基金做研究总监,所以对很多行业了解都比较宽、也比较深,尤其是对一些新行业非常有兴趣,也特别想把它搞清楚,也是推动了景林整个研究体系在认知层面不断突破舒适区。
金美桥和蒋锦志在景林创立之前就一起共事,从研究员到做投资,金美桥在海外投资经验非常丰富,他对周期、对海外市场长期的投资和跟踪,这方面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他在投资上属于风险厌恶型的,持仓分散度相对也会更高。
坚持软止损,依据基本面做出买卖决定
问:能否介绍一下景林资产的风控体系?
田峰:
第一,在个股选择层面,我们选择个股要有深度,选择公司要有宽度,选择的公司不仅仅是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也包括一些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对这些公司的深度了解和我们研究的宽度,就保证了我们对这家公司本身的风险管理。这是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