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延安谋变: 向"三区一基地"转型,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时间:2021-07-01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从现实情况看,延安的转型正在“路上”——与2015年相比,2020年当地的三次产业结构由9.2:60.5:30.3,调整为11.9:55.3:32.8。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有较明显上升。

“每一趟列车几乎都是满员”,D5085次列车的乘务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临近7月1日,赴延安的游客逐渐增多,这趟由西安前往延安的动车座无虚席,很多游客胸前佩戴着党徽,表明了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

延安时期十三年,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突破重重困境取得辉煌胜利,并由延安开始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也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如今,延安已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

红色旅游、洛川苹果、石油深加工,都是延安早已“出圈”的产业优势,在新发展阶段,革命圣地如何积极推动能化产业高端化、农业现代化,打好红色旅游和新经济系列组合拳,让革命老区重焕高质量发展“新颜”?2021年6月下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延安,探寻新时期延安的经济社会变化,以及作为资源型城市,其产业结构的转型之路。

红色旅游升温

“我们想在党的生日前去革命圣地参观,重温党史,不忘初心”,D5085次列车上一位来自西安某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在歌曲《延安颂》中所反映的风貌,随着列车向延安站渐行渐近,而真实地展现在乘客眼前。这座位于黄河中游的城市,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尽管已处于黄土高原,但当动车驶入市区后,却见高山植被繁茂、街道绿树成荫。

一位延安当地市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延安近几年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过去刮大风的日子黄沙漫天,但随着植树造林见成效,延安几乎不再见风沙天,是一座绿水青山之城。”

在这座城市里,保存着全国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完整的革命根据地旧址,即使只在老城区主干道上,就聚集了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宝塔山景区、中央党校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等历史文化景点。

其中,宝塔山是前往延安的游客必到景点之一。“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著名文学家贺敬之的名句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当日,来自四川、河北、广东的几批团队游客分散于塔身四周,通过重宣入党誓词、唱红歌等方式,与这座有着特殊历史背景的建筑“共鸣”。

数据显示,即使是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2020年,延安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也达到1847.6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8.96亿元。而在2019年,延安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达到730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95亿元。

“你到红街去逛逛”,在延安采访过程中,不止一位当地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推荐,在延安众多历史文化景点之外,“红街”是当地现代商业步行街的代表。

这是一条长达1.5公里的步行街,于6月中旬开业,以延安的红色历史文化为主题进行串联,游客在这里不仅可参观相关历史陈列展览,也可进行互动式的体验,而各类现代商业门店的聚集,则激发了更多的消费可能。

这是延安老城区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现代化步行街。“你要是晚上来更漂亮,我认为不比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差”,步行街的一位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延安夏季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夜晚凉爽,因此具备发展夜间经济的客观条件,过去很多游客在参观完红色旅游景区后,没有其他的游览项目,而红街填补了这一空缺”。

当地文旅部门也在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如今,在当地多个红色旅游景点外,都有“延安文化”门店,“我们是围绕红色旅游进行周边产品的销售”,在宝塔山景区门店,一位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道,“比如这款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水杯,就卖得特别好”。而在门口的冰柜里,还有当地的“网红”雪糕——售价18元、以宝塔山为造型,提供三种可选择的口味。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延安接待的国内外游客突破2.5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500亿元,2021年1-5月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

而在携程平台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最具人气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中,延安也与北京、长沙、遵义等地一起入围了TOP10。

革命圣地焕新颜

站在宝塔山顶眺望,近处是延安老城区,凤凰山在左侧,对面是清凉山,延安老城区被清凉山、凤凰山和宝塔山三座大山包围,同时被延河和南川河分割,使得延安城市的发展走向以“人”字型为布局,为典型的山地河谷型城市。

最远处可见一条笔直、延展数百米的跑道——这是延安二十里铺机场的旧址,如今南泥湾新机场已启用,从而为老城区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新的建设空间,“机场附近已经开始建设延安高铁场址”,当地居民介绍说。

延安市亦有明确时间表:“十四五”时期建成西延高铁,开工延榆鄂高铁。对此,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宝通向记者分析称,“西延高铁建成后,延安到西安时空距离缩短,而延安到包头、太原、兰州的高铁修建后,延安既可以发展成为黄土高原腹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