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晚,东方生物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9.8亿元至35.3亿元,同比增长468.76%至573.73%。报告期内新冠检测试剂销售继续取得重大突破,原有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业绩预告中位数计算,东方生物2021年中期每股收益达27元,有望创下全市场第一。目前,这一数字在发布了半年度业绩预告的公司居首位,也超过去年同期贵州茅台17.99元的半年每股收益,并超过科创板千元股——石头科技2020年每股收益21.43元。
对于业绩大增的原因,公司解释称,上半年受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深入影响,公司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胶体金)继续投入到全球新冠疫情防控事业中,符合全球疫情检测产品需求;公司凭借过硬的技术指标、产品质量、品牌和行业影响力,深入拓展国际市场,新冠检测试剂销售继续取得重大突破,原有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促使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继续呈现大幅度增长。
新冠检测需求仍旺盛
东方生物是业内领先的快速检测服务商,新冠试剂的布局和开发成功,为公司创造了重大经营业绩。
2020年三季度,东方生物相继取得了新冠抗原试剂,新冠与甲流等上呼吸道三联合、五联合检测试剂的CE认证。3月10日,东方生物公告,公司于近期取得了为新冠总抗体和中和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新冠总抗体检测试剂、新冠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等6款新冠检测产品的欧盟CE认证,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取得11款新冠检测产品欧盟CE认证。近期,东方生物公告,其新冠自测试剂取得英国EUA认证。
东方生物在2020年报中称,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0年全国出口新冠检测试剂10.8亿人份,东方生物新冠检测试剂出口量约占全国总出口量的16%。公司还表示,短期内很难起到对新冠疫情防控产生根本性扭转的效果,短中期看新冠检测产品仍将作为全球重要的防疫物资存在。
根据业绩预告,东方生物二季度有望实现净利润17.94亿元-23.44亿元,环比增长51.26%-97.64%。净利润环比大增,表明新冠检测的需求依旧旺盛。
对照海关等数据分析,东方生物上半年业绩超速增长,除了新冠抗原试剂成为海外市场主要供应者外,新冠核酸试剂、中和抗体试剂、新冠与甲流等上呼吸者联合检测试剂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传统试剂业务应该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抖音招工信息等显示,近期东方生物仍在招收员工,表明公司目前仍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且还在进一步提升中。除了以自身和美国子公司衡健名义出口外,东方生物还为诊断试剂行业头部企业德国西门子、法国AAZ代工快速抗原试剂,日均产能达到数百万份。
6月28日,东方生物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总经理方效良在2021年上半年表彰大会上的致辞,方效良说,“疫情依然严峻,我们必须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继续投入抗击疫情斗争”。从方效良的致辞中可看出,东方生物仍在抓紧新冠试剂的生产,以满足海外需求。
目前,Delta变异株正在成为全球新冠主要流行毒株,英国、印度等正面临新一波疫情爆发的困扰,有消息显示,英国、瑞士、美国、法国等国正在加大新冠检测的投入,未来全球对新冠快速检测需求有望延续,作为英国和欧盟国家的新冠试剂的重要供应商,东方生物有望受益。
液态芯片、毛发检测有望成新增长点
新冠检测需求仍在,但公司已在为后疫情时代做准备。
在日前举办的2021年上半年表彰大会上,东方生物总经理方效良表示,公司将努力建设免疫诊断、分子诊断、液态芯片三大平台,打造传染病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食品安全与毒品检测三个高地。
近期,东方生物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也表示,2021年,公司将加速推动液态生物芯片平台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从公开信息看,东方生物液态生物芯片平台的动作频频,并且正向产业化快速迈进。
今年4月,东方生物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组建了“东方基因-上海交大体外诊断新材料与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双方将共同构建以液态芯片用功能微球开发为主的研究平台。6月,东方生物又与上海嘉定工业区签约液态生物芯片产业化基地和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中心两个项目。液态生物芯片平台项目在上海嘉定落户后,东方生物的发展有望迎来新动力。
据了解,目前东方生物已完成量子点编码微球的研发并进入批号生产阶段,配套的流式荧光检测仪器已完成技术冻结并开始注册申报,多个分子类和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进入了生产转化或注册检验阶段。目前,我国尚无独立开发的液态生物芯片检测系统和产品,该芯片检测平台的完成可填补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形成技术优势产品竞争和产品替代。
据东方生物微信公众号,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公司参与了西安市禁毒委客运行业驾驶员涉毒情况摸排核查专项行动。东方生物自主研发生产的毒品毛发检测产品,因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这个专项行动中使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拉横幅、发放禁毒宣传手册,通过东方生物产品检测毒品等宣传形式向市民普及毒品知识。
5月13日,国际医疗器械展上传出的信息,东方生物新产品的毛发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