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嘱托】
3月29日,习近平前往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考察。穿山港区采取措施及早恢复生产,港口吞吐量已逐步恢复至日常水平。在业务调度大厅,习近平听取了港区情况和复工复产情况汇报。在一楼大厅,习近平同港口职工代表亲切交流,对他们表示慰问。习近平强调,宁波舟山港率先恢复生产,对推动我国企业复工复产、恢复物流体系、恢复全球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要未雨绸缪,关注境外疫情形势,在坚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应对和化解各国为抗击疫情采取的各项限制性措施对货物航运带来的影响,促进我国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习近平希望他们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争取优异成绩。
随后,习近平乘车来到穿山港区2号集装箱泊位,冒雨察看了码头现场集装箱作业场景,了解港口作业情况。习近平强调,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宁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企业心声】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舟山港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充分发挥宁波舟山港在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中的“硬核”作用,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加快建设“四个一流”港口,统筹推进“三型五化”发展。
到2025年,宁波舟山港将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世界一流的港口运营企业也将基本形成。集团竞争力、服务力和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以港口为核心的全球领先的综合港口物流服务商地位更加凸显,力争跻身全球港口运营企业第一方阵。
——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剑宏
站在距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3.5公里外的舟山金塘岛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宁波和舟山两岸的一座座现代化码头,将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送往目的地。
从一方河埠码头,到两港一体化整合后的世界最大港口,这里写下了一部完整的中国港口奇迹史,也画下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现代化港口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宁波舟山港的建设和发展,亲自擘画了宁波舟山港的一体化,曾10次亲临港区视察指导。”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剑宏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去年总书记在考察宁波舟山港时,提出了创造“优异”成绩、发挥“硬核”力量、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三个要求。以此为指引,集团正在编制《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方案》,力争在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
把抗“疫”成果书写在码头
如今,宁波舟山港已拥有19条海铁联运班列及多条成组线路,业务辐射15个省区市,年海铁联运业务量突破100万标准箱。坐拥“服务世界”全球视角的宁波舟山港,开辟了260多条集装箱航线,连接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勾画着“港通天下”的航运贸易网。
在2020年年报中,宁波舟山港的主业被描述为“装卸及相关业务”。实际上,港口业务是一个由人、机、货、船、环境等要素组成的相互交叉、错综复杂的系统。这一系统的精密度、协调性,影响着全球供应链的运转效率。
“面对特殊形势,宁波舟山港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毛剑宏说,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宁波舟山港的应急测试。
2020年,宁波舟山港“吞吐”集装箱2872万标箱,同比增长4.3%,连续3年位居世界港口“前三强”;完成货物吞吐量11.72亿吨,同比增长4.7%,连续12年位居全球港口首位。
2021年以来,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
开拓货源、新辟航线、压缩成本、织密网络,一系列“组合拳”下,宁波舟山港赢下了“稳增长攻坚战”。在“V”形反转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调研,给港口以极大的振奋和鼓舞。“发挥好劳模作用,带出更多的劳模。”全国劳动模范、宁波舟山港桥吊司机竺士杰说,这是总书记在离开港口前嘱咐他的话,也是他的使命。
在港口一线工作20多年的竺士杰,自行创造出了“稳、准、快”的“竺士杰操作法”,仅需两个步骤就能让秋千般的驾驶室稳定下来,相比老操作法节省了一半以上的时间。以竺士杰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带领着一大批职工开拓进取。
步履刻画印记,嘱托加速蓝图。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时,连接码头的铁轨还剩下最后几米。而现在,铁路网接通了,海铁联运货物可通过火车直接进出穿山港区,实现无缝衔接。50个集装箱首尾相接的班列,从最初的每天一班增加到目前的每天四班。
如今,宁波舟山港的海铁联运班列覆盖了大半个中国,扮演着国内大循环的枢纽节点。
“宁波舟山港取得了优异成绩,是因为中国交出了亮丽的答卷。”宁波舟山港“掌舵人”毛剑宏颇有感触,“2020年,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