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年产业变迁大数据显示: "科技色彩"日渐浓厚 头部企业平均市值增长超20倍
时间:2021-06-17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今年6月,宁德时代市值一度突破万亿元,成为继贵州茅台、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平安、五粮液和农业银行之后的“新万亿”巨头。更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是A股万亿市值公司中首次出现的科技制造企业。

纵观A股市场20年,市值排名前100的企业在行业分布上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科技类、生物医药类企业纷纷跻身A股头部公司,成为国内产业变迁和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毫无疑问,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新产业巨头正在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创新资本也在加速布局国内科技行业,这些拥有创新技术能力、高研发投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能否掀起A股市场的“科技浪潮”?能否进一步撼动A股市场头部企业旧有格局?越来越多科技企业驶上发展的“快车道”,又将给A股市场生态带来哪些变化?

市值变化:排名前100家公司

20年间平均市值增长超20倍

上市公司的市值,除了反映一家公司的发展情况、公司价值之外,还能反映市场投资的冷暖,以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规模的变化。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超4300家,总市值近83万亿元。记者梳理发现,20年来,A股头部上市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市值前100的上市公司平均市值较20年前增长超20倍。

以三个典型时点的情况来看,2000年末A股市场市值前100的公司平均市值仅为138亿元,且当时尚无一家市值超千亿元的公司,市值最高的公司为宝钢股份,彼时市值不到700亿元。

而10年之后的2010年末,A股市值前100的公司平均市值大幅增至1716亿元,较2000年末增长超过10倍,彼时市值超千亿元的公司已经超过30家,并出现多家市值超万亿元的公司。

如今,头部公司市值规模进一步增长,市值前100的公司平均市值进一步增加至超过3700亿元,较2010年末再次翻倍,其中市值超过千亿元的公司已达140家,市值过万亿元的公司数量向10家靠近。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规模和实力的不断增强。

“近20年来,A股市场的估值天花板确实在被一步步突破,特别是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白酒股涨幅巨大,而宁德时代近期也捅破了科技股的估值天花板。”华南一中型券商资深投行人士解枫表示,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经济体量和规模的不断增长。

行业变迁:资源型公司失宠

医药生物、电子行业数量激增

从大市值公司行业的变迁,还能窥见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按照申万一级行业统计,目前银行板块市值最高,超过11万亿元。医药生物板块居其次,市值接近9万亿元。食品饮料板块居第三,市值接近8万亿元。此外,电子、非银金融、化工等板块市值亦居前。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市值前100公司中,仍属银行最多,达到14家,其次是医药生物行业13家。接下来分别是非银金融行业12家,电子行业9家,食品饮料行业和电气设备行业均为7家。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银行板块当前的市值和公司数量仍然最高,但其市值权重已从10年前的21%下降到目前的12%左右,而电子行业权重从10年前的2.3%大幅上升到7.9%,生物医药板块的权重则由10年前的4.8%上升至9.7%。此外,食品饮料板块的权重由10年前的3.5%上升至8.8%,由此可见A股公司的行业市值演变。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2010年末,目前市值前100公司中,医药生物行业公司数量增长最为明显。2010年末,市值前100公司中,医药生物行业公司仅4家,如今已有13家。此外,市值前100公司中,电子行业公司数量增长也非常明显,从2010年末的1家,增长到目前的9家。

而近10年新上市公司的不断加入,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头部公司的行业构成。数据显示,10年来,机械设备、化工、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电气设备等行业新上市公司数量居前,而房地产、休闲服务、钢铁、采掘等行业新上市公司则极少。

相较之下,采掘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为典型资源型行业,10年前一度在A股市场举足轻重,如今影响力已大不如前。数据显示,采掘行业10年前在市值前100家公司中占据11家,如今已减少为2家,有色金属行业10年前在市值前100家公司中占据9家,如今也减少至2家。比如采掘行业的中煤能源2010年末时市值能排进两市前20名以内,目前其市值仅能排在160名开外。又如有色金属行业的江西铜业10年前市值排名在前30名以内,如今却已排在200名开外。

“过去投资者喜欢投资传统公司,如银行、地产这些和国民经济走势更加吻合的行业,因此这些公司过去在市场上的表现都不错。”解枫表示,随着资本市场制度的变迁和我国产业发展,硬科技领域也在逐步突破,“科技企业的增长是非线性的,只要突破阈值,就会有很大的发展。”

股东变化:

VC/PE机构渗透率不断提高

2009年创业板开闸,为企业上市提供了畅通的渠道,也因此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瞄准拟上市企业,甚至将投资触角延伸至更早期的初创企业。如今,一家上市公司背后有着数家机构投资者,尤其是VC/PE机构已成常态,这些机构在企业的孵化和上市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