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 在逐利中不断重塑世界
时间:2021-06-15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公元前1788年,拉尔萨国王瑞姆辛一世颁布敕令,废除所有贷款。此举后成惯例,每到春天庆祝新年的时候,巴比伦统治者们会举行一个“砸碎泥板”的仪式。当资本的种子甫一发芽便被掐断,后来更是直接连种子也刨了出来,“考古学家在乌尔再没有发现(此后千年)任何贸易文件,以及类似的充满想像力的金融凭证”,也就不足为奇。

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现供职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本书作者彭兴庭,以诙谐的笔触,讲述了资本从公元前2500年到2020年的发展变迁,中间穿插了大量历史故事,俨然一部脍炙人口的资本通史。本书中,作者站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和“耗散结构”两大理论基础上,阐述了资本是如何积累、如何形成的,又投向了什么地方、塑造过哪些文明和霸权,比如古希腊时期的虚拟金融概念、十字军东征催生了近代银行系统、殖民贸易让欧洲商队遍布全球、战争资本主义护卫英国重组全球产业分工、金融资本如何打造了一个个巨型企业、外币结算体系促成全球资本合作、以硅谷为代表的创新资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技奇迹……

蝗虫和蜜蜂

马克思曾经说过,“自从来到人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和血淋淋的。”许多人对这句话并不陌生。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的另一句话却鲜有人提及:“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早在18世纪,先于亚当·斯密几十年的伯纳德·曼德维尔就写了一本现代资本主义的奠基之作,名为《蜜蜂的寓言》,大力推崇资本“勤奋创造者”的正面形象。英国经济学家杰夫·摩根受此启发,推出了一本《蝗虫与蜜蜂:未来资本主义的掠夺者与创造者》,在书中批评了资本的掠夺性。

资本就是这样,怎么看都像是个“两面派”:一方面可能强化人类唯利是图的恶趣味,另一方面又可以快速集中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制造“蛇吞象”。历史表明,如果没有资本,人类社会发展很可能是死水一潭,或许还是停留在“砸碎泥板”的“均贫富”时代。

在作者看来,十字军东征虽然假以种种冠冕堂皇的名义,但也可以看成是资本推动的战争。热那亚人、威尼斯人等参与十字军东征的大多数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圣殿骑士团的“异地通兑”尝试,一不小心还推动了金融创新。十字军的老师很可能是同样能征善战且喜欢烧杀抢掠的恺撒大帝。正是通过杀戮与掠夺,恺撒不仅偿清个人债务,也缓解了罗马城邦的货币危机。恺撒的胜利,实际打开了战争资本掠夺的潘多拉魔盒。再往后,西方通过发动战争殖民方式掠夺便显得顺理成章,到今天则演变成代理人战争,至于多少血流成河则鲜为人关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货殖列传》中的这句话人尽皆知,滑稽的是,自古以来,劫富济贫的故事总是充斥着中外文学作品。仇富思维贯穿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封建王朝的更迭换代,旗号打得最多的正是劫富济贫。对资本的防范与排斥,本质上是对王权的捍卫,害远甚于利,这也许是中国在18世纪错失工业革命的原因之一。

作者在第一部分着重论述了“发现时间的价值”。时间是个抽象的概念,本身并无价值。时间之所以变得有价值,是因为在一段时间内,通过资源重组可能实现新的收益。“发现时间的价值”,也可以说是发现可能存在的预期收益。不过,资本从来只是部分人的信任预期,当所有人追捧时,这种信任预期便可能滑向泡沫的边缘,荷兰郁金香事件、英国南海泡沫事件和法国密西西比泡沫事件的教训言犹在耳。

哥伦布的算盘

十五世纪中西方的两次探险很有比较性:1405年6月,奉永乐大帝之命,郑和率一支有62艘船、2700余人的船队首次下西洋。这次连同后来的六次的庞大开支,无一例外由朝廷兜底。1492年8月3日,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率领由3艘帆船、87人组成的船队开启了后来被称为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探险之旅。哥伦布这一趟往返美洲的总花费约200万拉维迪(当时西班牙货币名)。这些钱中除了哥伦布自己借来的25万,还有西班牙王室出资的140万,王室司库桑坦赫尔七拼八凑的35万。也就是说,哥伦布的这次探险是一次自负盈亏的买卖。按照作者的观点,哥伦布探险就是一次具有耗散意义的开拓之旅。

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经济学理论,近年来已逐渐为人们所认知,在此不作赘述。正是因为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现象的客观存在,经济周期规律的魅影也时常困扰经济学界。作者经过研究全球资本发展历史后认为,要想避免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现象,就需要建立至少包含三大方面的开放式耗散结构:不断有新的资本积累起来,目的是用于投资而不是消费;不断优化资本形成渠道,通过准确定价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推动新的增长点迭代出现,让人们看见希望、相信未来。

同样是远洋,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发现那里存在太多的“发财”机会,吹响了欧洲向海洋要发展的雄壮号角,为欧洲资本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相比之下,郑和的庞大船队虽然实力规模要大得多,但若从经济角度看,郑和七下西洋为大明王朝累积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按照作者的耗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