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又火了一把。
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比亚迪以“甲企业”的身份惊现在全国乙卷文综第38题中。
高考文综卷中提到:甲企业是我国知名民族品牌汽车制造商,2008年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车。经过多年努力,甲企业目前已拥有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电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等方面的自主专利,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这道题目介绍了甲企业的发展及转型过程,考题是: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甲企业从垂直整合模式向供应链开放模式转型的经济动因。这道题的总分为14分。
甲企业最有可能是哪家企业?6月9日晚上,在2021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回应称:“坦率地说,既能做电池,又能做电机,又能做电控,目前全球也就是比亚迪。”
此外,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也证实了这一点,他在其微博上发言称:“比亚迪又成为今年的高考命题了!14分!要考高分,得是迪粉啊!”
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称,“厉害,从高考抓起支持中国汽车品牌。”还有网友直言:“出题人应该是迪粉”、“如果有满分作文,比亚迪应该送台车。”
也有业内人士尝试答题,看能得几分:1、边缘业务剥离,可以集中优势资源,聚焦核心技术和整车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2、采购优秀零部件,可提升产品品质,进而提升美誉度、销量及利润;3、电池对外供应,顺应新能源车发展潮流,做强做大动力电池核心业务,并增加电池利润。
比亚迪官方现身,并给出题目“参考答案”
针对上述全国高考题,比亚迪官方也做出了回应,并给出“参考答案”。
比亚迪汽车表示,今年高考,比亚迪以“甲企业”的身份惊现在全国乙卷文综第38题中。其实,以比亚迪汽车的年纪,参加高考也是刚好的——毕竟,比亚迪是95后。在积累了多年电池技术后,比亚迪以一个科技企业的身份,2003年进军汽车领域,所以,比亚迪汽车是个妥妥的00后,现在年方十八,正是“高考适龄青年”。
回到此次高考题目:从垂直整合模式向供应链开放模式转型的经济动因。为什么比亚迪要从垂直整合走向开放创新?比亚迪给出了“参考答案”:
在2008年推出全球第一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F3DM的时候,规模很小,电动车也不被人看好,产业缺乏配套,没有人敢一起“冒险”,零部件供应商要么不合作,要么报天价,找寻合作伙伴的过程中,试错的成本足以拖垮产业。比亚迪只能自力更生,垂直整合,最厉害的时候,所有的零部件,除了轮胎和玻璃,比亚迪什么都能做。
但后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供应链逐步完善并精细化,具备开放的市场条件与基础。2018年,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比亚迪发布了成熟的e平台并与全球同行共享,打造智能网联DiLink系统,同时将汽车的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限向开发者开放。自此,比亚迪迈向“改革开放”,中国汽车工业也从“技术引进”走向“技术输出”。
从“自力更生”到“改革开放”,如今,比亚迪的朋友圈,已经有了像奔驰、丰田、滴滴这样的合作伙伴,还有许多正在合作洽谈中,“我们向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贡献中国技术、中国方案。”作为中国首个迈入“百万辆新能源汽车俱乐部”的品牌,比亚迪的技术和平台可都是充分验证、成熟可靠的,而且能把原本3-4年的研发周期缩短到2年;同时,这么大的规模化效应,能让大家的研发、生产变得更加高效。我受益、他们也受益,我们是对手,更是队友!
比亚迪指出,开放创新,是公司未来将长期坚持的方向。比亚迪希望能团结更多的人,一同促进行业更好更快发展,改变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中的角色与分工。
王传福回应高考题:“三电”都能做全球只有比亚迪
除了公司官方回应外,比亚迪的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也就高考乙卷文综第38题做出了回应。
6月9日晚上,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主持人提问,这家企业是谁?王传福直言:“坦率地说,既能做电池,又能做电机,又能做电控,目前全球也就是比亚迪。”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不可谓不拥挤,注册成为新能源整车的企业全国有近500家,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有将近20万家,有传统汽车制造商,也有互联网及科技企业。
王传福表示,新能源汽车已经是风口,市场成长速度十分快,大家都一拥而上,都闯进来。其实这对拥有核心技术的比亚迪来说并不可怕,应该说有利有弊,或者是喜忧参半。
“造车新势力也好,做平台的也好,做手机的也好,都是造电动汽车。中国电动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才仅是12%,这是最新的,去年才5%,90%都是燃油车,因此他们是抢燃油车的大蛋糕。其实我们需要他们进来,利用做手机的流量,做手机的粉丝,还有一些平台商利用它的流量和生态,说服大家不要买燃油车,都来买电动汽车。这个蛋糕不就变大了吗?”王传福表示。市场十分巨大,但竞争也异常惨烈,在新能源汽车的蛋糕变大之后,最终谁能胜出则是要靠核心竞争力。
王传福指出,未来,新能源车市场蛋糕做大,需要行业一起奋斗。企业战略方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