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券时报·新三板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走进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的中航富士达(835640),与公司党委书记兼副董事长郭建雄,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鲁军仓面对面交流。富士达是国内射频连接器行业领先企业,也是全国首批、陕西首家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企业。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富士达持续推动产品技术创新,不仅打破了我国射频同轴连接器标准在国际上空缺的局面,还成为华为、三星的重要供应商。进入精选层是公司发展史上的大事,富士达借此实现了“资本+技术”的双轮驱动,产能瓶颈顺势得以化解,公司将力争“十四五”期间营收实现稳步增长。
助力军工大发展
从富士达的财务数据来看,近三年,公司毛利率水平稳步提升。郭建雄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十三五”期间提出的战略,即“稳固民用市场、拓展国际市场、重点突破军工市场”。
特别是,经过五年多时间的研发投入,富士达军工防务业务快速增长,公司多项技术替代进口,突破了相关技术瓶颈,公司军工核心能力迈上了新台阶,圆满完成和承担了许多航天、军工重大工程的配套,全面实现了射频连接器、电缆、电缆组件在高端领域的国产化配套、自主可控。
“目前,我国许多尖端武器系统都有富士达的产品。”郭建雄说,通过富士达和其他国内同行的努力,越来越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被用在了军工防务领域,这为国家航天及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回报,毛利率得到稳步提升。
记者注意到,除了军工防务业务取得突破以外,富士达已经在射频连接器领域形成了军工防务与民用通信两条腿走路的经营格局。
在民用通信领域,2014年4G牌照的发放成为富士达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随着4G网络建设的结束,公司业绩出现了一定的波动,2018~2019年,公司业绩处于“十三五”期间的最低谷。2019年末,随着5G牌照的发放,射频连接器市场快速增长,进而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在富士达厂区,记者看到一摞摞码放好的、印有华为标识的包装箱正等待装卸运输。事实上,富士达现在已经是华为重要的供应商,根据2020年年报的数据,华为是富士达的第一大客户,当年面向华为的销售收入达到1.67亿元,占公司年度销售收入比重的近三成。
目前,国内5G网络已经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这也带动了民用通信领域射频连接器的需求增长;然而,由于海外疫情的反复,国际5G通信设施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限制,导致民用通信行业发展未能达到预期。
郭建雄判断,随着疫情的缓解及5G应用的扩大,未来民用通信行业将步入快速发展期,这将为公司带来较好的业绩;同时,在党的新时代强军目标中,射频连接器是新时代尖端武器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元件。“未来5~10年将是中国国防事业的快速发展期,对射频连接器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不久前,富士达披露了2021年一季报,公司已经完全走出疫情困扰,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净利润267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7.85%和2623.41%。公司称,业绩增长既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更因为公司在手订单饱满,生产经营有序开展,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研发创新植入企业基因
连接器通常是指使导体(线)与适当的配对元件连接,实现电流或信号接通和断开的机电元件,在器件与组件、组件与机构、系统与子系统之间起着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作用的器件。射频同轴连接器用于传输射频信号,主要用于雷达、通信、数据传输及航空航天设备。
富士达在定期报告中指出,射频连接器的发展趋势包括小型化、大功率化等;此外,2020年,公司研发支出比例较上一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那么,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富士达做了哪些技术研发与储备?公司未来是否会继续增加研发支出?
对于这一问题,郭建雄向记者进一步指出,射频连接器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包括更高传输速率、更小间距、智能化、精密连接、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更高性价比等。
举例来说,精密连接器技术涉及产品设计、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等诸多环节,包括精密模具加工技术、精密冲压和精密注塑成型技术、自动化组装等;高性价比则意味着,厂商需要实现规模效应,要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工艺优化等。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富士达成立二十多年来,自行研制开发了近四十个系列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并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已申报国家专利技术314项,187项产品、产品结构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研发创新已深深扎根于富士达的企业基因里。
此外,富士达还成功主导和参与制修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近二十余项。其中,由公司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制定的《射频连接器第37部分:STWX8系列射频同轴连接器分规范》是我国在该行业制定的第一个国际标准,打破了我国射频同轴连接器标准在国际上空缺的局面。
据富士达管理层介绍,射频连接器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在民用通信和军工防务市场,富士达既要面对内资企业,也要面对外资企业的竞争。不过,与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