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潜流暗涌!
上周五,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划转至税务部门征收。其中河北、上海等七地自7月1日开始试点,202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实施这项征管划转工作。根据财政部数据,2020年地方政府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84142亿元。上述规定意味着,一笔大钱将改道征收。
在网络间,这一消息也迅速引起了热议。分析认为,虽然地税与国税已经合并,但这可能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会失去这一笔收入。不过,很明显的一点是,这笔曾被视为纳入地方政府资金库的巨大收入会更加透明。由此可能牵动一些变化:一是地方政府消费行为可能更倾向于规范化,此前中央一直强调政府要过紧日子;二是消费税征收环节下划至地方的步伐会加快。这两点对于当今A股如日中天的白酒板块而言,可能是一个重大变数。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两个月持续大火的美容板块亦迎来利空。上周中段,昊海生科的减持公告引发股价大跌。上周五,朗姿股份、华熙生物亦发布减持公告。下周这个板块的压力可能并不会小;此外,据天猫披露的5月化妆品销售数据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
白酒、美容皆有变数,而且股价位置和估值都不低,在这种背景之下,A股市场的风格是否会发生变化?
8万亿资金要改道
根据财政部数据,2020年地方政府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84142亿元,同比增长15.9%。今年前4个月,地方政府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1383亿元,同比增长35%。众所周知,这笔钱此前都落入到了地方政府的钱包里,也一直被视为地方政府小金库的重要来源。然而,这笔钱的流向可能很快就要改道了。
上周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公开了《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将由自然资源部门征收的上述四项非税收入,全部划转给税务部门负责征收。自2021年7月1日起,选择在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安徽、青岛、云南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省(区、市)为单位开展征管职责划转试点,探索完善征缴流程、职责分工等,为全面推开划转工作积累经验。暂未开展征管划转试点地区要积极做好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征收划转准备工作,自2022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征管划转工作。
这次改道影响到底有多大?国金证券表示,划转之后,土地出让收入仍依照现行政策,全额纳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收入全额缴入地方国库,支出通过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土地收支“不透明”,存在问题有:欠征、少征、漏征土地出让收入;采取先征后返、补贴等方式违规减免收入;空转、虚增土地出让收入等。由于国税系统和地方政府相对独立,划转税务部门征收后,有助于解决土地出让收入缴纳不及时或者漏缴问题,减少违规返还行为的发生,另外,对于部分虚增土地收入较严重的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可能被迫“挤水分”。
城投公司一般通过三种方式参与土地出让环节:一是作为土地整理的代建主体,参与土地一级开发;二是获得土地资产注入;三是通过公开市场“招拍挂”直接拿地。划转税务部门后,部分城投可能受冲击。此次划转对于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影响不大。但是在第三种方式中,可能存在两方面影响:
一是影响城投公司资产规模。由于土地出让收入划转至税务部门征收,可能大幅减少政府违规返还土地出让金的情况,城投公司以购地+返还形式“虚增”资产的难度将明显加大。
二是影响城投公司现金流。划转后,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更加规范,城投公司需要足额、按时缴纳土地出让金,在政府以合规的方式进行土地出让金返还的情况下,随着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返还节奏势必放缓,对城投公司资金占用时间增加,进而影响流动性。
白酒股的最大变数要来?
这一改道对于股市而言,白酒股板块可能会比较忐忑。为什么这么说?土地收入转税征收可能并不会影响地方财政的规模,但非常影响地方财政的透明。随着此前改道,政府性基金预算若被迫“挤水分”,势必在短期内会影响地方政府的消费。
若地方政府想要改变财政扰动的局面,也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压缩消费,二是在股权上做文章,三是期待消费税征收权快速下移。压缩消费暂且不表,而从股权来看,由于白酒最近几年涨幅巨大,而且也的确不再便宜,所以已经有两个地方的政府在减持白酒股权来改变财政状况。由于白酒企业不少是国企,因此随着地方政府财政阶段性偏紧的局面出现,可能会陆续出现一些国资减持的情况。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消费税。随着土地收入改税征收,消费税下划地方的节奏可能会加快。2019年10月9日,国务院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保持增值税“五五分享”比例稳定,调整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三项改革举措。当时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地方的财政压力。
然而,此方案过去有一年半多时间了,消费税下划地方这一举措至今仍未实施。今年四月,财政部部长刘昆撰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