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1.公司深耕贴身服饰市场,全渠道、多品牌、多品类发展策略确立公司竞争优势。公司多品牌、多品类策略契合贴身服饰行业特性,贴身服饰领域的多品牌布局已经实现了各细分市场的完整覆盖,获得了明显高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2.公司贴身服饰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爱慕”等主力品牌连续多年线下渠道市占率第一,规模领跑行业可比公司。
3.爱慕股份积极拥抱新零售,数字化转型持续升级,全渠道融合也催化和延伸出具有鲜明公司特色的业务模式。
4.公司业绩稳中有进的同时,依然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2018年-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1.19亿元、33.18亿元、33.62亿元;同期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49亿元、3.35亿元、4.44亿元。同期销售毛利率分别为72.26%、70.73%以及66.96%;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4.40%、10.08%以及13.21%。
5.公司是专业贴身服饰的研发者和生产者,在产品设计、研发及创新领域亦拥有突出的行业地位。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取得了29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0项。
6.公司拟投资7.61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以及在越南投资建设生产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后,公司营销渠道和贴身内衣领域的竞争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5月31日,资本市场再添新军,国内贴身服饰行业龙头爱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或“爱慕股份”,股票代码“603511.SH”)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功登陆主板,开启A股市场新征程。本次上市,公司公开发行新股4001万股,发行后总股本4.0001亿股,发行价格20.9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83980.99万元。
多品牌、多品类战略布局细分领先铸就竞争壁垒
爱慕股份是国内老牌贴身服饰企业,前身为北京华美时装厂,创于1981年10月。自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高品质贴身服饰及其用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创造美,传递爱”为企业使命,现已成为行业内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中国原创贴身服饰龙头企业。
作为多品牌、多品类布局的贴身服饰企业领导者,公司自1993年创建爱慕品牌以来,品牌组合日益丰富,围绕着爱慕诞生了多个差异化定位鲜明的品牌。
目前爱慕股份的产品覆盖文胸、内裤、保暖衣、家居服、其他服饰(如运动装、泳装等)、袜类、家纺、家居饰品、防护口罩等多种品类,并拥有“爱慕”、“爱慕先生”、“爱慕儿童”、“爱美丽”、“兰卡文”和“爱慕运动”等十余个品牌,广泛覆盖了高端女性、年轻女性、精英男士和婴幼童等不同细分群体,获得了明显高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2017年至2019年,公司旗下品牌“爱慕”、“兰卡文”、“爱慕先生”分别在女性内衣、高端女性内衣及男性内衣的细分市场综合占有率各年连续排名行业第一。
爱慕股份的品牌优势是未来销售增长的重要保证。公司旗下品牌连续多年市占率第一,其他主力品牌均在其各自细分市场拥有相对优势的市场地位和市场口碑,公司也因此连续多年被中国服装协会评为“全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奠定了公司贴身服饰龙头企业的行业地位。
深耕全渠道铸就强者恒强围绕新零售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闭环
消费全面升级的新时代,无论是品牌提升,还是全渠道的数字营销,都已成为企业创新与品牌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0多年的积累,爱慕股份一步一步构筑起品牌及渠道护城河。
纵观爱慕股份的全渠道布局,其线下门店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中高端百货商场或购物中心,以及新加坡、柬埔寨、迪拜等地的地标性商圈,形成了庞大的海内外分销网络。
公司目前与华润集团、大商集团、王府井集团、金鹰集团、茂业集团、百联集团等全国多家主要的百货零售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156个线下零售终端,其中直营终端1725个。
同时,公司非常重视线下门店的展示性和体验性,从店铺设计开始,公司就将品牌文化融入其中,并主导策划了梦回莺啭·爱慕昆曲文化体验之旅、88Bra节IP活动、爱慕儿童小小设计师大赛、跨界联名活动、内衣定制活动等各类主题性营销活动,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的同时,加深消费者对公司品牌文化的认知。
随着新兴渠道的出现、物流配送的改善、消费观念和习惯的逐渐升级以及新生代消费人群的不断壮大,公司充分把握住近年来电商发展带来的红利,在天猫、唯品会等大型电商平台开设店铺,线上渠道已成为其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2018年-2020年,公司电商收入分别为55269.77万元、67031.02万元和105666.19万元,在过去三年实现销量近翻倍的增长。根据独立第三方公司亿邦动力的数据,公司运营的“爱慕官方旗舰店”已于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进入天猫“双11内衣热销店铺”前十名。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公司电商渠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高达57.64%。亮眼的销售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出,公司在新零售转型中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在疫情期间逆势上涨。
疫情期间,公司通过自建官方商城、社交小程序、“云客服”等管理工具推动门店业务在线展示、在线咨询、在线下单、在线预约配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