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6日凌晨,美股周二小幅收跌。数据显示美国3月房屋售价上涨、4月新屋销量下降,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走低。美联储官员试图通过讲话安抚市场对通胀压力上行的担忧。
道指跌81.52点,或0.24%,报34312.46点;纳指跌4.00点,或0.03%,报13657.17点;标普500指数跌8.92点,或0.21%,报4188.13点。
周二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下跌。此外,3月房价创2005年以来最大涨幅,4月新屋销售下降5.9%,3月新屋销售数据亦大幅下修。
几位美联储官员继续发言安抚市场对通胀上行的担忧。
芝加哥联储行长埃文斯周二表示,通胀上涨不值得担心,他全力支持宽松货币政策。圣路易斯联储行长詹姆斯-布拉德表示,他相信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大多数时候将是暂时性的”,美联储还没有达到讨论逐步退出资产购买计划的地步。
科技股涨跌不一,苹果、Netflix收跌,Facebook、Alphabet及亚马逊等小幅收高。
周一美股收高,科技股领涨。有分析师指出,最近科技股引领的市场上涨可能是暂时的。
RBCCapitalMarkets首席股市策略师LoriCalvasina表示:“我认为科技股的基本面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认为这个板块是市场上超买的、估值过高的部分,而且它现在处在错误的宏观背景之下。”
他表示,“因此,我们的基本结论仍是通货膨胀率上升,抛售科技股将成为买入金融、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板块轮动交易的最大资金来源之一。我们还认为这些通胀压力在短期内不会降低。”
美联储坚持通胀上升是暂时性的观点
美联储表示,预计随着经济反弹,物价压力将是暂时的,不会是持久的。至少一些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成员认为,市场参与者不必担心价格上涨会在短期内刺激货币政策的变化。
圣路易斯联储行长詹姆斯-布拉德(JamesBullard)周二表示,他相信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大多数时候将是暂时性的”,美联储还没有达到讨论逐步退出资产购买计划的地步。
而堪萨斯城联储行长埃斯特-乔治在评论中说,她不希望美联储“在判断通货膨胀前景时过分依赖历史关系和动力”。在她发表这番言论之前,最近多位美联储官员在讲话中淡化了近期调整货币政策的必要性,称其可能会抑制市场反弹。
经历上周大幅动荡后,过去两个交易日美股逐渐趋于稳定,使投资者赢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但鉴于对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担忧持续加重,一些策略师对股市仍持谨慎态度。
TDAmeritrade高级市场策略师ShawnCruz表示:“目前,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应该担心通货膨胀和通胀压力,以及通胀压力会对货币政策及公司盈利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公司决定自己承担上涨的投入成本,那样很好,我们至少不会看到消费者方面的通货膨胀压力上升。但在第二季度财报中,我们会看到企业利润率下降。”
他补充道:“我认为通货膨胀阻力最小的路径可能还是上涨。”
AvaTrade首席市场分析师NaeemAslam表示:“通胀仍是投资者和交易员最担忧的东西,他们也在密切关注加密货币。如果我们看一下波动率指数,似乎交易员仍倾向于其价格走势,因为他们对风险交易不完全确定。”
美联储埃文斯:通胀上涨不值得担心权力支持宽松货币政策
芝加哥联储行长查尔斯-埃文斯周二表示,美国最近的通胀指数强劲上扬,并不是消费者价格稳定持续上涨的开始。
埃文斯称,目前还不认为经济过热。工资上涨是很自然的现象。随着经济好转,预计长期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将上升。如果通胀率达到3%,且是暂时的,就不应该担心。缓解短期价格压力的时机不确定。现在判断新冠疫情对就业市场造成的创伤规模还为时尚早。帮助新兴市场获得新冠疫苗对我们所有人都有益。
埃文斯表示,美联储正保持耐心,政策是基于结果做出的。继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是合适的。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满足讨论缩小购债规模的条件。
他对失业率降低并不担忧。失业保险补助很慷慨,对那些找高风险工作的人很有帮助。就业报告显示,随着经济重新开放,经济情况变得复杂。预计2021全年就业将持续强劲增长。
他认为,经济还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取得美联储期望的进展。在改变货币政策立场之前,就业和通胀须回升。最近的房价上涨不是值得担心的原因,之前的住房危机是由杠杆推动的。
他认为,2022年及以后出现持续高通胀的风险较低。通胀预期上升并不是通胀失控的信号。
他表示“全力”支持宽松货币政策。
美国3月房价创2005年以来最大涨幅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下跌
经济数据面,美国3月房价创2005年以来最大涨幅,房源短缺引发买家的竞购。
在全国范围内,标普CoreLogicCase-Shiller房价指数3月上涨了13.2%,为2005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2月份的涨幅为12%。与此同时,美国20个城市房价上涨了13.3%,超过经济学家预测中值,并且是自2013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升幅。
过去一年来,随着美国人在郊区求购房地产,住房价格一直在飙升。低抵押贷款利率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房源短缺也帮助推高了价格。
房价上涨的同时,新屋销售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