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风雨,方能见到彩虹。2020年,沪市主板公司砥砺前行走出V型业绩曲线,一批实体经济“主力军”坚持绿色发展,以节能减排、优化结构、工艺升级、低碳转型为“美丽中国”版图描绘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更好地解读2020年“成绩单”,业绩说明会渐成上市公司标配。上交所更以六大行业主题周的形式,为投资者分门别类地敞开与上市公司的“互动之门”。在“美丽中国”主题周下,环保、汽车、电力、光伏、钢铁等行业上市公司闪亮登场:环保行业以大气和污水治理、垃圾发电等助力打造绿水蓝天;整车企业积极拥抱“新四化”,为绿色低碳出行护航;电力及光伏行业清洁能源开发力度屡创新高;钢铁行业半数以上的公司实现吨钢综合能耗下降……沪市“美丽中国”群体一派欣欣向荣。
打造绿水青山报以“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关键词体现在“就是”,回答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如何打的问题。16家沪市环保工程服务及设备公司从固废、污水、大气治理等多角度切入,交出干货满满的“成绩单”。
2020年,16家沪市环保工程服务及设备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91.9亿元,净利润61.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8%、15.9%。多家垃圾发电公司利用城市生活垃圾转化为优质能源,直接解决了困扰城市发展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巧妙变废为宝,输出绿色电力,垃圾发电公司的“解题思路”令人眼前一亮。
伟明环保算是垃圾焚烧行业的领军者。2020年年报显示,自2015年上市以来,累计处理生活垃圾约2513.16万吨,完成上网电量约72.85亿度,采取积极有效的减排措施,降低碳排放量。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垃圾发电已扬名国际,4个投运项目在联合国注册成为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在联合国注册多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垃圾焚烧处理企业。
上市20年来,瀚蓝环境坚守“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初心,默默守护着美丽中国的“画卷”。2020年,公司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605.36万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32.47万吨、垃圾压缩转运196万吨、餐厨垃圾处理18.22万吨、污泥处理12.71万吨、危废处理4.56万吨。公司践行绿色减排,环保排放达标率100%,实现CO2减排2.8万吨,减少水资源消耗3758万吨。截至2021年3月,公司已投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模为22350吨/日。
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们热切追问公司“十四五”期间的新规划、新布局。瀚蓝环境总裁金铎表示,将以“3+2”完成“两步走”。“前三年,公司以生活垃圾纵向一体化为重点,大力拓展优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以此带动环卫业务发展,实现纵向一体化布局;后两年,对标无废城市,重点发展纵横一体化的大固废模式,这是我们在固废这一成长性业务上的布局。”
污水治理企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中持股份推出的“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以全球的视角、多学科的技术创新与跨界融合,深度契合了污水资源化的市场痛点,实现了“水质永续、能源回收、资源循环、环境友好”的目标。在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领域,公司凭借精深的技术和可靠的解决方案,帮助诸多企业和园区解决了高难度水污染挑战。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5亿元,净利润1.3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56%、23.87%。
龙净环保、远达环保等公司则化身蓝天“卫士”,专攻大气污染治理。龙净环保深耕大气污染治理领域40余年,产品销量连续十几年名列行业第一,业务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0年末,远达环保已投运脱硫脱硝除尘特许经营装机容量4081万千瓦,脱硫脱硝特许装机规模居五大发电集团前列。
加码创新研发新能源汽车“竞技”
2020年被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元年”。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温和下坡的情况下,汽车产业链公司加速创新、主动转型,在美丽中国的赛道上跑出V型曲线,为绿色低碳出行助力。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分别增长7.5%和10.9%,渗透率达到5.4%。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3.3万辆和51.5万辆,同比增长3.2倍和2.8倍。
在上市车企2020年“成绩单”中,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最为“抢镜”。上汽集团2020年累计销售新能源车32万辆,同比增长73.4%;广汽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7.77万辆,同比增长36.2%;比亚迪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逐步从培育期迈入发展期,已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是新能源汽车全速前进的核心“引擎”。2020年,长城汽车研发投入51.5亿元,同比增长21.22%,主要用于汽车整车、核心零部件产品及新能源技术的研发。随着创新研发进入收获期,公司多款上市新产品获得良好销售态势。目前长城汽车已成为全球少数掌握了核心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电池、电驱动、电控)的整车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在燃料电池方面,长城汽车已经完成了氢能关键技术的开发,为全球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造车新势力对技术的执着不容小觑。自2013年起,北汽蓝谷连续七年保持国内纯电动汽车产销冠军,最高达到年销15万辆的规模。近两年受行业政策调整和疫情影响,公司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