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力股份:优化产品道路 追求运输轻松
时间:2021-05-14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近日,证券时报·新三板高质量采访系列报道走进同力股份(834599)位于西安市沣东新城的厂区,与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薛晓强、董事会秘书杨鹏面对面交流。这家成立于2005年的企业,是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的开拓者和引导者,市场占有率超过40%。

同力股份自2015年挂牌新三板以来,公司业绩连续5年实现增长,从创新层到进入精选层成为市场的焦点,薛晓强和杨鹏均表示,挂牌新三板促使公司发生了不少变化,“有些变化是意想不到的”。

人均年创收超400万元

参观完同力股份占地186亩的厂区,并听完杨鹏的介绍后,记者的脑海里印出一串数据:公司产线一天能生产25辆工程车,大部分靠机械化生产;人均年创收超过400万元;一个车厢的重量就超过了10吨,整车承载能力达70吨;纯电动车电池成本占整车费用的一半;轮胎在每天24小时、满载情况下,寿命约为6个月。

进入同力股份厂区车间前,记者看到道路两边停放着几台即将出厂的黄色工程车,上面印着红色“TONLY”字样,这是同力股份的品牌标签。车间内,一阵阵轰隆隆的声响,焊接、操作机器、装卸……车间员工们都在忙碌着。薛晓强介绍称,每年3-5月是行业旺季,上半年销量占全年销量的六成以上,这段时间,员工都在加班加点地工作,一天能生产25辆车,加上即将投产的新工厂,每天能生产30多辆车。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按照同力股份的工程车均价70万元计算,公司满产一天的产值约为2100万元。

同力股份2020年年报的数据,验证了杨鹏关于人均产值的介绍。去年,同力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7.84%,按公司年末员工总数623人计算,人均创收达439万元。实际上,公司人均产值可能还更多,因为去年公司规模扩张,员工总数从年初的538人扩至年底超过600人。拉长时间来看,从2016年的72万元,到2018年的322万元,至去年超过400万元,同力股份近几年人均创收呈现逐年明显上升趋势。

同力股份所属的工程机械行业是重资产行业,业内头部企业多数具有国资背景,同力股份是鲜有的民营企业。在谈到公司管理时,薛晓强有自己的深刻见解。他认为,生产效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义,同时员工关怀也必不可少。“能用机械智能化的就用机械,要让员工体面地工作,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今年,我们给员工涨了工资,提高薪酬竞争力才能留住人才。”他进一步说道,公司时刻关注基层员工的情况,电焊工等基层员工过去流动性较大,现在流动性相比同行要小得多。

业绩连续5年实现增长

同力股份主要从事各类矿山开采及大型工程物料运输所需的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坑道车、洒水车等整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类矿山、水电工地、大型工程等领域。目前,公司正从下游煤矿领域逐步拓展非煤市场,具备每年5000台左右的生产能力。

从产品类型来看,同力股份的产品包括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全路面矿用车、井巷运输设备和其他非公路运输设备四大类型。其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按照吨位从30吨到80吨共有六大类,按照驱动形式分为燃油驱动、纯电驱动、油电混合和其他动力。薛晓强介绍,同力股份工程车具有通过性好、承载性高、能耗低等优点,使用区域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除港澳台外的地区实现全覆盖,另外还销往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地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迅速增长,矿山、建材、电力等基础行业进行了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促进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露天煤矿、金属矿、建材矿、水利水电工程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为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同力股份站上了风口。

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在同力股份的业绩中直接体现,公司自2016年扭亏为盈已经连续5年实现正增长。2016年-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从4.5亿元增长至27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700万元增长至超过3亿元。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5亿元,同比增长45.21%;净利润7293万元,同比增长17.63%。

对于同力股份所在的非公路运输细分行业,薛晓强告诉记者,目前行业竞争尤为激烈,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临工重机、潍柴动力、山河智能、柳工等工程机械巨头都有产品打入市场,宇通重工借助其纯电商用车的优势也涉足其中。目前行业格局较为集中,同力股份市场占有率超过40%,如果加上临工、徐工,三家头部企业的市占率合计超过60%。

“同力股份的优势是集成优势,同时也包括研发优势。”薛晓强表示,公司工程车的综合质量比较好,体现在车辆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残值要高于同行平均。此外,公司在新能源车、无人驾驶、智能化车辆管理等方面的研发进程领先于同行。

研发新能源工程车

在新能源车成为热点的当下,传统车企纷纷转型,不少企业跨界布局,重卡行业也不例外。不过,对于质量较大且高强度运作的工程车来说,实现纯电转型并非易事。

薛晓强分析认为,与家用小汽车使用频率较低不同,非公路自卸车作为劳动工具,追求更高效率,并且经常24小时连续作业,对电池的容量、充电效率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