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杀手来袭?美国CPI猛超预期,美股加速杀跌,风暴终于来了?美联储却搞晕投资者,市场如何演绎?
时间:2021-05-13 00:00:00来自:券商中国字号:T  T

通胀是牛市最大的敌人。

北京时间20:30,美国公布4月份物价指数。数据显示,美国4月未季调CPI同比升4.2%,创2008年9月来新高。此前,市场预期升3.6%,前值升2.6%;季调后CPI环比升0.8%,创近十年来新高,预期升0.2%,前值升0.6%;未季调核心CPI同比升3%,预期升2.3%,前值升1.6%;环比升0.9%,预期升0.3%,前值升0.3%。物价指数这一项市场极为关注的重磅数据可以说猛超市场预期,也远超过美联储2%的目标。

截至北京时间5月12日晚11点,纳指跌近2%,标普500指数跌超1%,道指跌近1%。大盘科技股再次下跌。

在上述数据公布之后,美国货币市场认为美联储到2022年12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00%,美国CPI数据公布前为88%。北京时间5月11日晚,不少美联储官员称,目前退出宽松政策为时尚早。其实,最近几天,华尔街大佬已经在连番炮轰美联储。那么,在上述数据公布之后,他们又作何感想呢?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只有美国的物价正成为关注的焦点。中国亦是如此。5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在这种背景之下,股市又将如何演绎呢?

CPI数据惊人,加息概率暴增

北京时间5月12日20:30公布的美国通胀大超预期,4月CPI同比增长4.2%,预期增长3.6%,前值增长2.6%,数据刷新十年新高;4月核心CPI同比增长3%,预期增长2.3%,前值增长1.6%。此前,各界对4月核心CPI的普遍预测是环比增长0.3%,这是1999年以来首次超过0.2%。但结果是,4月核心CPI环比攀升了0.9%。美国十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升至2.587%,达到8年来最高水平。

财经网站Forexlive评论称,本次通胀数据非常令人吃惊,美元正在升值。由于基数效应,所有人都预计会出现反弹,但这确实是个意外,将考验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决心和市场突破瓶颈或消化临时因素的决心。

据CNBC,一系列因素导致供应瓶颈,令价格飙升,从电子产品的半导体供应问题,到3月份苏伊士运河堵塞,再到对多种大宗商品的需求飙升。由于对建筑材料的需求持续,2021年仅木材的价格就上涨了124%,通常被视为经济活动晴雨表的铜价上涨了近36%。

数据发布之后,美国货币市场认为美联储到2022年12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00%,美国CPI数据公布前为88%。但很快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就对外表示,预计今年经济复苏将加速。致力于使用所有工具,以促进经济发展。通胀将在2022或2023年回到2%甚至超标。由于暂时性因素,通胀率将升至2%以上。经济距离美联储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受此言论影响,美国股期指也开始企稳反弹。

不过,随后,克拉里达又表示,对高于预期的通胀数据感到惊讶。重启经济对通胀构成一些上行压力。供应上升到需求水平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如果价格压力不是暂时的,美联储就会采取行动。在这一言论之后,期指又开始跳水。随后他又表示,现在还不是缩减美联储经济支持措施的时候。在作出缩债判断之前,将会审慎和适当地收集更多的证据。现在的数据中有相当多的噪音,股指再度企稳。

令人意外的是,克拉里达的言论让人捉摸不透。在上述言论之后,他又说,美联储对通胀的容忍度并非无限度的,对于通胀良好的预期至关重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对于美联储抱啥态度,似乎也是懵了!

通胀之争

事实上,以目前美联储和全球主要央行的判断来看,他们并不承认会有通胀发生。然而市场大多数专业人士这次却站到了央行的对立面。

英国投资公司BrooksMacdonald的首席投资官爱德华·帕克(EdwardPark)说:“目前市场对整体和核心通胀水平高度关注。人们担心,如果有迹象表明通胀背景确实变得更持久,美联储将失去控制。”

嘉盛集团分析师FIONACINCOTTA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5月11日,中国的PPI数据已经冲击市场。中国4月CPI与PPI同比涨幅双双走高,PPI在大宗商品涨价潮的持续助推下飙升至3年半高位。虽然CPI略逊预期,但若剔除猪价这个CPI的“逆周期因子”,从非食品价格涨幅来看,涨价在明显传导,环比增幅处于5年季节性增幅的最高值水平。结合美国12日晚公布的数据来看,市场担心通胀并非是没有理由的。因此,市场也开始担心,即便通胀是暂时现象,各国央行又能允许通胀保持“过热”多长时间才会开始收紧银根。

FIONACINCOTTA表示,在美国,从木材到房价都处于飞涨的状态。当前的涨价情况并非没有出现过。在2010~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和航运价格大幅飙升,半导体也出现短缺。尽管总体通胀确实急剧上升,但核心通胀的上升并不突出。不过,市场担心如今的冲击可能更大。发达经济体的核心通胀在2021年底回升至1.8%的峰值,这种谷底到峰值的抬升幅度显然比10年前的更大。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上行压力是否足以大到导致通胀失控,并引发一轮持续的价格上涨。

他认为,持续高通胀的风险因经济体而异,欧元区风险有限,但美国的风险尤其高。除了供给瓶颈,加剧这些成本压力的可能是需求因素,例如在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