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4月30日,公司公告2021年一季报。2021Q1,公司实现营收71.58亿元(同比+21.65%),归母净利润19.53亿元(同比+21.13%),扣非净利润18.95亿元(同比+20.58%)。
Q1业绩增长21%,北部中部表现出色
2021Q1,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1.65%。分产品看,酱油/蚝油/调味酱营收分别为40.98/11.69/8.83亿元(占比57.25%/16.32%/12.34%),同比+17.62%/+21.30%/+20.80%,各品类保持较高速增长;分渠道看,线下/线上营收分别为67.53/0.97亿元(占比94.34%/1.35%),同比+22.46%/+22.70%;线下渠道分地区看,北部/中部/东部/南部/西部地区营收分别为18.79/16.33/13.03/11.44/8.89亿元(占比26.26%/22.82%/18.21%/15.98%/12.43%),同比+31.95%/+29.23%/+13.54%/+14.67%/+17.14%,疫后各区恢复良好,北部/中部增速亮眼。2021Q1,公司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1.13%,归母净利增速与营收增速基本一致。
营销网络覆盖全国,中西部地区渠道下沉效果显著1)营销网络覆盖全国,渠道下沉贡献增量:公司营销网络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320多个地级市,2,000多个县份市场,90%内地省份销售额过亿。21Q1经销商总数7,335家(较年初净增284家),公司重点针对中部、西部地区推进渠道下沉,中部/西部经销商数1,622/1,668家,较年初净增经销商53/70家,2016-2020年中部/西部地区营收由22.83/11.51亿元增长至46.55/26.92亿元,CAGR达19.50%/23.67%,渠道下沉效果显著,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2)公司作为调味品龙头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据欧睿数据,2020年我国零售端调味品行业CR5约19.5%(对标美国CR5约34.5%,日本CR5约24.9%),海天味业作为行业龙头市占率约7%;伴随消费升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15-20年CAGR7.94%)、餐饮行业持续较快增长(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14-19年餐饮收入CAGR9.7%),调味品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公司在行业内规模化优势显著、品牌及渠道壁垒持续夯实,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强品牌力赋能渠道提效、产品放量,规模化优势助力降本增效1)强品牌力赋能渠道提效、产品放量,强研发力助力新品迭代:公司品牌力出众,品牌力榜单连续9年行业第一,酱油产销量连续23年全国第一;2020年,海天在Chnbrand发布的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榜单中获得酱油、蚝油、酱料、食醋行业第一品牌。公司酱油、黄豆酱等采用天然发酵技术,核心产品金标生抽、草菇老抽畅销60余年;公司立足核心酿造技术优势,持续投入研发,20年/21Q1研发费用为7.12/2.09亿元(营收占比3.12%/2.92%),同比+21.16%/+45.45%;2019年专利数达537项(同行约100-300项),远超同行水平;20年公司新推出火锅底料、裸酱油、快捷复合调味品等产品,满足消费者居家烹饪需求,未来公司将加快布局复合酱、鸡精、醋等后继品类。
2)规模化优势+精益生产助力降本增效:2020年公司产能约370万吨,调味品总产量达351万吨,产能利用率约95%,公司酱油产品吨成本约2,798元(同行约3,000元),生产规模优势下盈利能力稳中有升,2016-2020年公司毛利率由43.95%增至46.23%(2020年为经调整后数据);截至20年末公司规划产能超100万吨,全国化生产、物流基地也将逐步开工建设,形成集生产、仓储、配送于一体的物流体系,公司整体供应链效率有望持续提升,助力降本增效。公司2021年经营目标为营收264.4亿(同比增速16.01%)、利润75.6亿(同比增速18.07%),规划产能充足支撑经营目标。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调味品龙头,营销网络覆盖全国,中西部地区渠道下沉效果显著,强品牌力赋能渠道提效、产品放量,规模化优势助力降本增效。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75.94/90.10/106.99亿元,增速为18.61%/18.64%/18.75%,对应4月29日估值为70.83/59.70/50.28倍(市值5,379亿元)。
风险提示
食品安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能建设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