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5月是布局下半年行情的最佳窗口
本轮阶段性通胀对基本面的冲击和对流动性的制约都有限,对估值的压制也将被逐步消化;5月市场结构博弈加剧,估值将替代业绩成为主要驱动,但市场整体将波澜不惊,建议提前布局通胀和利率见顶后估值弹性较高的品种。
首先,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预计5、6月是国内本轮通胀读数高点,PPI同比有可能破7%;但是,全球错位复苏下,本轮通胀是输入性和阶段性的,并非趋势性和长期性的,预计年末PPI同比将回落至3~4%。其次,通胀二季度冲高回落,对经济结构和整体的负面影响有限;消费对冲投资,外需对冲内需,本轮信用下行周期国内基本面韧性较强,一季报全面超预期后,将2021年A股盈利(中证800口径)增速预测从15%上调至22%。再次,阶段性通胀不改货币政策大方向,5月宏观流动性内稳外松,市场流动性整体偏松。
综上所述,预计5月A股结构博弈加剧,但整体依然波澜不惊,是布局下半年行情的最佳窗口。同时,市场主要驱动因素由业绩转向估值,建议布局三条主线:一是前期调整相对到位,同时年报、一季报盈利大幅抬升的高性价比成长主线,如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医疗服务等;二是前期因疫情受损的服务消费复苏,主要集中在餐饮旅游、酒店、航空等,预计“五一”假期亮眼的数据将是主要催化;三是受益于海外需求复苏的品种,包括出口产业链中的汽车零部件、家电、家居、机械、建材等。
海通证券:市场在重建中,智能制造有望成为新主线
剔除基数影响,本轮盈利周期高点在今年底明年初。过去牛市的指数高点略提前或同步于ROE高点。今年货币中性,市场估值矛盾不大。借鉴美股经验,十年维度,A股估值中枢正在上移。19年开始的牛市未结束,春节后调整是牛市回撤,市场在重建中,智能制造有望成为新主线。
中信建投证券:5月仍维持流动性相对宽松,医药券商占优
4月30日政治局会议对中国经济复苏做出了判断:中国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这主要是指制造业和服务业复苏不及预期。这意味着政策会持续支持经济上行,前期市场担心的PPI通胀并不构成货币政策收紧的条件。因此,不认为海外市场下跌会主导A市场。国内经济演变是5月的市场主线。中国4月PPI大约为8%,已经走过了PPI通胀的最高点。中国市场仍然保持4月以来的持续反弹。
此前在4月初提出核心资产进入性价比区间,首推医药和白酒,上述行业亦有不错表现。中信建投证券预期5月仍然维持流动性相对宽松,2021Q1医药行业整体持续占优。海外疫情扩散和疫苗的普及仍会持续支持生物医药行业。除此之外,券商板块逐步进入估值盈利和合理匹配区间,建议投资者关注。
国泰君安证券:震荡行情不改,享受制造红利布局科技成长
估值与筹码的压力仍在,信用收缩放缓的背景下,震荡行情不改。进入业绩空窗期,继续拥抱具有盈利动能的中盘蓝筹。
行业配置上,享受制造红利,布局科技成长。重点推荐:1)制造:工业设备(中钢国际)。2)模糊的正确,科技成长:新能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电子(立讯精密/芯源微/中微公司)、医药。3)“碳中和”主题:钢铁(华菱钢铁)。
兴业证券:短期注重“防风险”,布局"百年"行情
一季报尘埃落定,需求拉动盈利持续上行,创业板优于主板。货币政策“合理充裕”,宏观政策连续稳定。重心由短期稳增长转向中长期经济结构调整。整体而言,从本次政治局会议到7月“百年”庆典,判断政策环境温和,有利于投资者积极可为、强化整固、结构机会突出。延续4月份一直强调的精选α,调结构,布局景气的大基调。往后看,5月如果因为防范化解风险给短期市场带来扰动,是比较好布局高性价比、优质公司的好机会。
定调二季度,政策难收紧,短期注重“防风险”,中长期结构调整。二季度在货币财政政策出发点可能更多注重中长期结构调整,如双循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消费等,很难大幅度紧缩。对于短期而言,防范化解地方经济金融风险和隐性债务是“防风险”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可能造成货币市场波动加大的来源,市场受此影响,反而是较好的布局良机。
行业推荐继续把握2条主线,1)维持2021年度策略一直以来的推荐,服务业+中国优势制造。其中,服务业主要以去年因为疫情受损,今年持续受益的金融、航空航运、社服(酒店、旅游、免税)。优势制造,受益于中国优势制造业,海外经济复苏,顺周期品种系统性β的机会完成第一个阶段后,受益于下游需求持续扩张和出口链条持续景气的α机会,如化工化纤、机械、轻工、家居等。2)成长科技优质赛道景气细分方向。受益于政策、基本面、业绩景气、筹码结构、估值性价比等多方面因素共振。可关注一季报景气高增长和景气方向,如新能源车链条、半导体、被动元器件、医疗器械与服务。
安信证券:A股基本面的高位不是在一季度
从年化增长的视角来看,A股基本面高位很有可能不在一季度,资产周转率的持续性上行将使得ROE(TTM)高位延后至明年上半年,年化盈利增速的高位也随之延后,或有可能在今年二季度才出现。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