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REITs业务正快速推进。证券时报记者发现,4月28日有6只新REITs产品上报,加上在4月21日上报的4只产品,目前已有10只公募REITs产品上报。
从已经上报的REITs来看,产品类型丰富,涉及高速公路收费、垃圾处理、产业园区、仓储物流等,项目所在地也涉及全国各地,如重庆、浙江、北京、深圳等。
可以说,距离公募REITs产品正式出炉只剩下临门一脚。目前已经申报的产品中,进度最快的处于“已问询”状态。
6只新产品上报
自2020年4月30日,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之后,国内公募REITs序幕正式拉开。
市场积极性较高,让REITs产品进展迅速,继4月21日4只REITs产品上报之后,4月28日又迎来6只新REITs产品上报。
证监会网站显示,6只新申报的产品分别为平安广州交投广河高速公路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华安张江光大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富国首创水务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中金普洛斯仓储物流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红土创新盐田港仓储物流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东吴-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上报日期均为4月28日。
从目前来看,这些产品涉及高速公路收费、产业园区、仓储物流、水务等领域,项目非常多元。这6只产品在完成相关审核后,将履行证监会注册程序。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目前还有不少基金公司也在积极准备之中。从审批流程看,近期陆续上报的公募REITs产品还需要经过答辩、反馈才能正式获批,未来这十只产品有望同时获批,成为首批落地的公募REITs。
多家公司积极布局
公募REITs
目前已经上报的10只REITs产品中,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有6只和4只。
从上交所网站看,4月28日华安、中金、东吴、富国上报的产品处于申报状态,而4月21日国金基金和浙商资管上报的两只产品,已经在4月23日受理。
目前已经受理的两只产品的基金合同、基金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和基金法律意见书的申报稿在上交所网站也可以查询。从进度来看,后续还会有“反馈回复稿”、“封卷稿”,也就是说,目前仅仅是初步的文件,未来还会进行修订。
上交所表示,将全力做好项目审核、交易机制优化和投资者培育工作,加快推动一批优质试点项目落地,尽快形成市场规模和项目积聚,打造良好的示范效应。
深交所也披露了4只REITs的基本信息,基础设施项目类型多样,涵盖四大类主流资产类型。
按照深交所所示“申报-受理-问询-审议会议-注册结果”的进度来看,目前进展较快的是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在4月27日已问询。深交所也公开了这一问询函。
同样,深交所已经受理的两只产品的基金合同、基金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和基金法律意见书的申报稿,也可以在深交所网站查询。此类基金非常复杂,相比普通基金,不仅有专门的基金法律意见书,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也很厚,从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的招募文件看,就达到388页。
深交所表示,将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各项工作,积极打造深市REITs特色板块,强化资本市场支持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创新实践,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不仅如此,目前多家基金公司对公募REITs业务都非常重视,“公司内部出台了很多激励政策,鼓励大家积极去寻找好的项目。”另一位北京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更早之前,不少上市公司均对外公布拟申报的公募REITs项目。大中型基金公司积极参与其中,寻找项目和招兵买马成为两大关键词。
“据前期摸底调研,在几大类基石投资者中,保险公司对公募REITs比较感兴趣,保险公司管理的都是长期资金,与公募REITs的资金期限比较匹配,且首批公募REITs项目的资质及收益率都不错,较为符合保险公司的配置方向。”北京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称。
万亿级市场启航
起步阶段仍有不少难点
多家机构均认为,长期来看,我国公募REITs资产规模可达万亿元量级。随着REITs产品正式落地,意味着这个万亿级市场即将启航。
一则数据显示,自1960年REITs在美国出现以来,在过去几十年中迅猛发展,在海外发达经济体中,REITs已在各自的整体资本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REITs的发源地美国,截至2019年末公募REITs市场规模约1.3万亿美元,约占GDP规模的6.5%,按照该比例推算,中国公募REITs市场可达6万亿人民币。
此外,还有数据显示,我国基础设施存量规模超100万亿元,按照资产证券化率1%计算,基建REITs潜在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中航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基础设施公募REITs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风险、去杠杆、稳投资、补短板决策部署的有效政策工具,对提升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质效、降低宏观杠杆率、丰富资本市场品种等具有重要意义,有望成为公募基金一条全新的万亿级赛道。
尽管对REITs业务及市场空间充满信心,但万事开头难,也有一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