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
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其不仅作用于思想和理论层面,同样能够指导实践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市公司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排头兵,放眼全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成立了党组织,旗帜鲜明抓党建,用大量生动实践证明了“党建也是生产力”,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中国经济增添活力的重要方式。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证券时报特别策划“走进上市公司党建先锋”系列报道,聚焦上市公司党建工作实践,传播党建引领下的企业发展故事,树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之榜样。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对于特锐德来说,如何寻找合适的支点则是企业的必修课。
“把一个人的能力比作杠杆,价值观比作支点,如果你是利他主义者,让支点越靠近目标,就能撬动更大的物体,而如果你是利己主义者,支点越靠近自己,往往只会事倍功半。”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德翔在一个特殊的模型装置前演示着公司的“利他哲学观”。
这套独特的“杠杆理论”正是特锐德“生态党建”的一个缩影。作为创业板第一股的特锐德(300001),如今旗下公司特来电分拆上市,再次冲刺IPO,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的过程中,红色基因一直是供给着强大的养分。
站在建党10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展望,于德翔信心十足,以党建赋能企业发展,誓要用三年时间将特锐德打造成一家卓越的公司。
党建和管理不是两张皮
“党建不能做成企业的成本,必须做成企业的利润。”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特锐德把党建工作解构分拆,再融入进企业管理当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生态党建”。
“‘生态党建’好比一个人,人体的生态是最完整的。”于德翔用一张人体图来概括特锐德的“生态党建”,企业的目标和价值观组成了头部,企业的党建三大理念组成了身体,两大业务组成了双臂,团队和创新组成两条腿。
根据这样的架构,一个内部协调的企业,就好比一个健康的人,这才使特锐德能够不断奔跑。“我们的党建三大核心理念,第一个叫命运共同体,第二个叫利他哲学观,第三个叫党员幸福感。‘命运共同体’摆在心脏的位置,意味着同呼吸共命运,‘利他哲学观’在胃的地方,咱吃饱了就能更好服务,‘党员幸福感’则在肾的位置,这个部位通常也代表着幸福。”
“在特锐德,党建和管理不是两张皮,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一个体系。”于德翔说,“我们的两大业务——特来电的充电生态网、特有缘的智慧能源网,在两个胳膊上,不停地摆动,是企业发展的两个引擎,而支撑人来行走的两条腿是创新和团队,利用我们创新团队的技术前瞻性和对未来产业的把控,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配以一个凝聚力高、战斗力强、高素质、高绩效的狼性正规军团队,共同支撑企业发展。”
纵观特锐德的“生态党建”建设,让人感受最深的是他既有环环相扣的逻辑性,也有条理清晰的根枝脉络。
“在做特锐德生态党建中,我们建立了两个基本原则。”于德翔解释道,“第一个是党建不能做成企业的成本,必须做成企业的利润,第二个是党建不是飘在天上的云,而是扎在地下的根。”
于德翔强调,作为民营企业,特锐德不希望把党建只做成一个口号,而应该做成一个可落地、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这里就要思考如何将这24个字与企业的发展、管理融合到一起。”
在特锐德生态党建展厅里有一面墙,上边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这12个词组之下又分别用一段话进行解释,将其与特锐德的发展、管理联系起来。比如在“民主”这一条下是这样的解释:公司内绝不让雷锋吃亏,利益分配公平,多劳多得,奖励惩罚公正,优胜劣汰。
特锐德的“特”情怀
用于德翔的话来说,特锐德经历了两次创业,而促使他这样做的,正是依靠与党建相融的企业文化和想为社会和国家做事的情怀。
“作为创业板的第一股,其实我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做一个没有情怀的公司,我们一年营业上入上百亿,小日子可以过得很舒服,但当初国家赋予了我这样的使命,所以从2014年公司重新提出来二次创业,二次创业就是思想归零、财富意识归零、团队归零,创立了特来电。”二次创业的于德翔潜心设计打造了特来电的四个核心能力,“第一个技术创新引领和可靠产品支撑能力,第二个是面向客户的充电网运营服务能力及生态型组织支撑能力,第三个是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充电网引领的能力,第四个就是我们人才团队的持续提升和自我突破能力,提升认知打开格局的能力。”
特来电成立之初,于德翔就确立了清晰的企业使命:“实现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让尾气和雾霾远离人类”,而如何去实现他心中描绘的愿景和蓝图,他还是从党建中汲取能量。“这些所有的能力,其实最基础的是人,而在用人上,公司成立17年来,一直坚持“企业招聘党员优先,干部选拔党员优先,攻坚克难党员优先”的三优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