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短缺涨价潮蔓延: 珠三角有下游企业暂停接单
时间:2021-04-15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供应链紧张、晶圆及封装费用大幅上涨、投产周期延长等因素,成为芯片价格上涨的重要推手。

一颗小小的芯片,正挑动着整个电子产业的神经。

开年以来,东莞市中和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清春一直在为芯片的涨价而焦虑。更令他焦头烂额的是,“芯片不仅一再涨价,现在即使加钱也订不到货了。”

2020年下半年开始持续至今,以5G手机、PC、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出货量大增,相关半导体产品的需求量激增,但受制于有限的晶圆制造产能,芯片供不应求的矛盾凸显。

供需矛盾愈演愈烈之下,国内外芯片厂商接连发出调价通知单。“去年下半年以来,来自上游供应商的调价单一张接着一张。4月份刚提了价,估计接下来还要涨。”一家电子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说。

芯片涨价潮汹涌,下游企业不得不面对成本上涨的压力。在缺芯压力下,众多企业陷入有单不敢接的尴尬境地,有的企业不得不暂停接单,并延缓了出货周期。

而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芯片短缺及涨价现象,将会贯穿整个2021年。依附其间的下游企业,将不得不在压力之下继续负重前行。

芯片涨价潮汹涌

2019年年底,刘清春和几个合伙人一起创立了中和视讯,公司主要生产以Type-C为接口的各类硬件产品。

刘清春拿着公司生产的一款产品说,“像这款产品,需要8颗芯片。去年下半年,我们所用的芯片,每颗大约是4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了7元左右。”

数据显示,通信设备、PC/平板、消费电子和汽车是前四大对芯片需求最为旺盛的下游行业。上述行业各占全球芯片下游终端需求的近30%、30%、15%和10%。

去年以来,随着几大行业的复苏,芯片短缺矛盾愈加凸显。供不应求之下,国内外芯片厂商接连发出调价通知单。其中,供应链紧张、晶圆及封装费用大幅上涨、投产周期延长等因素,成为芯片价格上涨的重要推手。

此前,苹果最大的芯片供应商台积电已频繁调整芯片价格。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占据了全球先进制程晶圆代工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台积电先是决定将12英寸晶圆涨价25%,接着宣布自4月起提高晶圆代工价格。

随后,中芯国际等多家芯片制造商也纷纷跟进调价。中芯国际此前已通知客户,4月1日起全线涨价,已下单未上线的订单则按新价格计价,其涨价幅度大约在15%-30%之间。

芯片短缺及涨价已经严重冲击到全球电子产业链。近日,苹果供应商富士康表示,全球电子零部件供应短缺危机正在恶化,并预计将持续到2022年。

4月12日,首届广州国际电子及电器博览会开幕。在展会现场,多家电子企业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芯片短缺和涨价已成为令企业最为头疼的事情。

深圳市利创富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充电器产品,公司销售负责人吴先生介绍,去年下半年以来,芯片短缺就一直在持续。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形下,上游芯片企业频繁上调产品价格,令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一再攀升。

江门市奥威斯电子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李彦斌告诉记者,“去年以来,芯片价格已经涨了70%以上,即使是这样,像我们的中小企业还抢不到货。”

今年以来,芯片缺货和涨价也严重影响到了奥威斯的生产节奏。“有的代理商囤了一些货,企业不得不加价去买。现在是只要有货,哪里生产的都无所谓,能抢到就行。”李彦斌说。

下游企业有单不敢接

当下,蔓延整个电子产业链的芯片短缺和涨价潮还在持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压力之下,一些下游厂商陷入有单不敢接的境地,只得被迫减产。

去年下半年以来,虽然接到了大量订单,但由于芯片短缺,中和视讯的生产线从未满负荷运转过。“现在,我们只释放了三分之一的产能。”刘清春无奈地说。

成立一年多的时间,刘清春的创业之路可谓多舛。“去年上半年,疫情影响到了我们的订单。下半年以来,又遇到了芯片短缺和涨价的情况,现在是有单却没法接。”

现在,中和视讯不仅暂停了接单,而且之前接到的订单,有的也不得不延缓出货周期。“现在我们只能先保住老客户和大客户的订单。这种情况下,客户也会理解。”刘清春说。

因为缺芯,苹果、三星、华为等电子行业巨头也延长了产品的出货周期,减少了产品的出货量。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龙头企业在同供应商谈判时有更多话语权,产能受限时,可以要求供应商优先处理他们的订单。

而处于产业链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在成本方面几乎对价格没有任何话语权。“我们只得被迫接受上游厂商的提价,而且订单的交期还无法得到保障。”李彦斌说。

李彦斌介绍,今年以来,上游芯片厂商的出货周期明显拉长。“像我们行业,供应商给我们提供的芯片,出货周期已经到了50多天,这比之前的时间拉长了一倍。”

而像安防芯片的交期,周期变得更长。之前设计好的芯片给到生产厂商,大概三四个月就能拿到芯片成品,现在拿到成品的时间已经拉长到9个月。

为了抢到芯片,下游企业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企业之前使用的是来自台湾的芯片,现在只得转而进口日本的芯片。这虽然能暂时缓解缺货压力,但日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