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定调中部高质量发展:找准新定位,实现绿色崛起
时间:2021-04-01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这份文件是中部崛起座谈会后的第一份中央层面对中部地区的指导意见。

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这是继2006年《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2012年《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2016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等之后,中央层面对中部地区发展的又一重要指导文件。

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秦尊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此前相比,本次《指导意见》突出高质量。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以下简称“中部崛起座谈会”),强调要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更大功夫。同时提出加大对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持力度,研究提出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

3月30日审议的这份文件,正是中部崛起座谈会后的第一份中央层面对中部地区的指导意见。

当下布局的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也是“中三角”的机遇所在。新华社

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会议指出,中部地区作为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秦尊文表示,“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就是对中部地区的新定位,也是中部地区的优势。

当下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需要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从经济规模来看,至2020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达222246.09亿元,占全国比重由2006年的18.6%已上升到2020年的21.9%。

秦尊文认为,新定位意味着要通过发挥中部地区的空间枢纽优势,加速融入双循环大格局。东部地区市场发达、汽车等大件消费品普及率较高,相对来说消费发展空间不大,西部地区整体经济条件比较有限,而中部地区正处于发展水平较好、消费需求仍待释放的阶段。

同时,中部地区的空间枢纽地位,在双循环的流通体系中也有重要作用。2020年9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强调,“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本次会议也对中部地区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要求。秦尊文认为,具体落实到中部地区,需要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两个城市群之间、两个城市群内部都要加速循环,加强流通。

点名中部两大城市群此次会议中,点名中部地区两大城市群,提出“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

秦尊文认为,在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下,中部地区两大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已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2019年的中部崛起座谈会也强调了“加强统筹协调”。

就在3月中旬,湖北省委书记、省长率领湖北省党政代表团到湖南省、江西省进行考察学习,分别与两省省委书记、省长召开了湖南·湖北两省合作发展交流座谈会、江西·湖北两省合作发展交流座谈会,并由湖北介绍《完善鄂湘赣三省省际协商合作工作机制备忘录》相关情况。

“长江中游城市群提得很早。”秦尊文告诉记者,主要包括环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但不同于长三角城市群有领头羊上海,长江中游的“中三角”湖北、湖南、江西发展水平和行政地位相差不远,早年花了不少时间过渡到达成协同发展的共识。

“不仅沿海地区的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都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最近西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也上升为国家战略,锚定中国‘第四极’,中部地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也很着急。”秦尊文表示,当下布局的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也是“中三角”的机遇所在。记者注意到,最近有舆论在探讨中三角抱团冲击中国经济第五极。

秦尊文指出,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同已有一些成果显现。比如基础设施层面,打通省际断头路;湖北、湖南、江西三地的港口协作、多式联运;串联旅游线路、联动文旅发展等。他建议,接下来三地在一些新兴产业方面也应加强合作,共同抢占先机。比如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产业等近年来三地都已有布局,完全可以相互整合协同。

中部要实现绿色崛起此次会议提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加强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治理,实现中部绿色崛起。

与“十四五”的大方向呼应,对中部地区,此次会议强调了“创新”和“绿色”。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一直是中部地区发展的重点,相关提法的变化也展示出其发展重点的变化。

2006年《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对中部地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