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回顾:由于投资者担心国内地产等政策收紧,叠加地缘政治摩擦升温,尤其是SEC《外国公司问责法》暂行规定引发担忧,美国上市的中概股由此遭受重创,在此背景下,海外中资股市场上周大幅下跌。
整体来看,MSCI中国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大幅下跌4.1%和4.9%,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也分别下挫2.3%和2.8%。板块方面,可选消费(-7.4%)领跌,其次是原材料(-5.3%)和电信(-5.1%)。相比之下,多元化金融、银行和医疗保健表现较好,分别上涨0.5%、0.4%和0.1%。
市场前景展望:上周海外中资股市场的投资情绪进一步受损。一方面,市场对国内政策收紧的担忧情绪(例如国内各城市出台更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导致原材料等顺周期性板块遭遇新一轮抛售。另一方面,外部地缘政治摩擦重新升温,加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外国公司问责法》的暂行规定,市场情绪尤其是对美国上市中概股和香港成长股风险偏好明显受到打击。在这一背景下,海外中资股市场大幅下跌,几乎回吐了年初以来的全部涨幅和估值扩张。不仅如此,在上周五前,南向交易资金也转为再度净流出,凸显出投资者相对谨慎的立场。
继市场从2月中旬高点显著回调后,MSCI中国指数12个月动态市盈率(剔除A股后)目前几乎回到长期平均水平(均值上方0.3倍标准差)。
目前的估值水平(12.4倍)虽然仍算不上绝对的便宜,但从长期角度来看已更为合理。我们认为随着市场情绪逐步企稳,其对长线投资者的吸引力也有望逐步提升。
短期看,海外中资股市场(MSCI中国指数)在上周大幅下跌后已经逼近超卖区域,因此我们预计短期市场可能有所企稳并维持盘整态势,除非国内政策立场或外部环境出现急剧逆转甚至恶化。毕竟,近期市场对国内外政策方面的忧虑仍然停留在预期层面,并非眼前已经兑现的威胁。
操作方面,上周市场再现波动表明均衡配置价值板块和成长板块是抵御近期市场波动的合理选择。我们仍然看好受益强劲出口需求以及消费与服务回暖的投资标的。另外,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估值较低的标的,尤其是估值水平具有吸引力的优质行业龙头。
上周值得关注的主要变化和支撑我们上述观点的主要逻辑如下:
1)国内政策环境:央行在2021年1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重申将保持流动性充裕和杠杆率稳定,但并未提及此前出现的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表述。上周三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1年1季度例会,央行在会上指出在经济复苏进程不平衡的背景下计划保持流动性相对充裕,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和绿色发展方面的支持。此次会议也重申保持整体宏观杠杆率稳定这一立场。与2020年4季度例会相比,央行在此次会议上并未提及“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考虑到2月份明显超预期的金融数据被市场普遍认为不具可持续性且近期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严格程度超出预期,因此为更好地了解政策意图,我们建议密切关注3月和4月份货币政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