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混战打响 新二线玩家逾460亿投资进场厮杀
时间:2021-03-24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颗粒硅、大硅片、异质结电池,一系列新名词揭示了光伏行业正处于深刻的技术变革期;与此同时,部分龙头企业仍然享受着超高的利润水平。面对诱人的市场,一大批行业外资本跃跃欲试,跨界、转型、参股等资本运作频频登场,新二线光伏玩家正走到聚光灯下。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的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仅仅是在硅片这一赛道,新二线玩家已建成及拟建设的硅片产能就超过187GW,预计投资总规模至少已超过460亿元。除硅片以外,记者统计的其他六家新二线企业在电池、组件环节的投资同样规模庞大。

光伏行业技术更新较快,这给新二线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但新玩家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在硅片端,二线企业不仅没有定价权,上游硅料供应不足的话也会形成掣肘;在电池端,新的电池技术需要投入巨资研发,二线企业资金实力往往不如一线;在组件端,在当前全产业链涨价的时期,二线企业低价抢标以求生存的现象频频出现,这又是长久之计吗?

万联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江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硅片利润水平较高,各厂商进入后盈利可观,但是如果未来产品价格下降,其成本控制能力能否达到行业领先的水平是新玩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百亿资本涌入硅片赛道

要说光伏产业链中哪个环节涌入了最多的新兴资本,那毫无疑问是硅片。3月22日晚间,有传闻称,三一集团意欲在云南上马30GW单晶硅片项目,分三年建成。虽然该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任何关于巨头的风吹草动都足以令市场为之侧目。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上机数控(603185)、京运通(601908)、双良节能(600481)、高景太阳能、江苏美科这五家硅片市场的新玩家已经陆续建成或正在规划的产能合计超过187GW,项目投资金额合计至少达到了460亿元。

若不考虑三一集团,双良节能是最新一家宣布进军硅片市场的企业。公司与包头市政府、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拟签署合作协议,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分两期建设共40GW单晶硅项目,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70亿元,建成年产20GW拉晶、20GW切片项目。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一期项目建设期两年,自开工之日起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开始实现部分产能,第3年为达产年,预计达产后平均年营业收入为108亿元。

记者注意到,双良节能此番决策十分迅速:2月7日,公司董事会通过议案,拟投资设立孙公司,作为GW级大尺寸单晶硅棒、硅片项目的投资运营主体,在包头地区开展项目投资建设和生产;仅仅15天后,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工商正式设立,注册资本9亿元。

虽然双良节能是首次涉足硅片环节,但并非与光伏行业没有渊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换热器及多晶硅还原炉等,近期多次中标通威股份等硅料厂商的设备招标。一家以光伏设备立业的厂商转做光伏硅片,不禁让人想到上机数控与京运通,这种转型思路似乎已经成了模板。

说来也巧,双良节能与上机数控均位于江苏无锡,而后者是设备商转型做硅片的先驱。早前,上机数控业务覆盖开方、截断、磨面、滚圆、倒角、切片等用于光伏硅片生产的全套产品线;2019年,上机数控成立子公司弘元新材,以此拓展光伏单晶硅生产业务。

目前,弘元新材一期5GW、二期8GW单晶项目已先后投产,上机数控硅片产能达到13GW。同时,上机数控还计划由弘元新材在包头投资建设年产10GW单晶硅拉晶及配套生产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预计投产时间在2022年。

得益于对硅片的布局,上机数控预计2020年实现净利润5.3亿元-5.8亿元,同比增长186%-213%。此外,去年11月以来,上机数控先后与天合光能、东方日升、阿特斯、正泰电器签订硅片销售合同,按照彼时的市场价,上机数控未来几年在手订单金额合计达292亿元。

与上机数控类似,京运通也是硅片新势力中较受关注的一家。公司主营业务原本包括铸锭炉和新能源电站运营,其中,单晶炉、铸锭炉是将硅料拉制为硅棒的核心设备。

2017年起,京运通着手拓展硅片业务,公司现有项目分别位于内蒙古乌海及四川乐山。其中,乌海一期5GW产能已经投产,二期10GW正处于建设过程中;四川乐山项目设计产能24GW,分两期实施,总投资约70亿元,其中,一期12GW项目已开工建设。

除了上市公司以外,不少非上市企业也正磨刀霍霍,1月18日,江苏美科35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签约;1月29日,高景太阳能5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开工奠基。

值得一提的是高景太阳能,该公司由业内技术团队联合珠海华发集团、IDG资本共同创立,规划先进大尺寸硅片产能合计50GW。首期15GW项目计划今年6月建成投产,预计9月达到满产。二期15GW和三期20GW项目预计将分别于2022年、2023年陆续投产。

为何硅片赛道能够吸引巨量的新兴资本进入?一个关键点在于其超高的利润率。江维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从目前的产业链价格情况来看,硅片的盈利水平远高于电池片和组件,而且下游需求旺盛,站在去年底的时点,硅片产能还是比较紧的,这些条件都吸引了新玩家的布局。

以行业龙头隆基股份2020年半年报中披露的数据为例,从事硅棒、硅片制造和销售业务的银川隆基期内实现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