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册制要不要审核?
2只要信息披露就可以上市吗?
3中介机构已经适应了吗?
4如何看待IPO排队和撤材料现象?
5注册制改革接下来将怎么做?
注册制要不要审核?只要信息披露就可以上市吗?中介机构已经适应了吗?如何看待IPO排队和撤材料现象?注册制改革接下来将怎么做?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日前在公开讲话中,对市场密切关注的注册制改革五大热点问题逐一作出回应。
易会满表示,注册制改革是这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目前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总的来看,注册制相关制度安排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达到了预期效果。接下来证监会将坚定注册制改革方向不动摇,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扎实做好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试点评估,完善注册制全流程全链条的监管监督机制,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积极创造条件。
易会满是近日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圆桌会议”时,在主旨演讲中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还在讲话中详细阐释下一步要更好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将盯住制度、结构、生态、定力四大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资本市场有两大使命担当
易会满表示,在新阶段、新起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核心是要扎扎实实办好资本市场自己的事,在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他指出,资本市场在新发展阶段主要的使命担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股权债权投资融资、并购重组等各种市场化机制安排,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各类资金精准高效转化为资本,促进要素向最有潜力的领域协同集聚,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
另一方面是激励约束机制。科技创新除了需要资本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资本市场特有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加快创新资本形成,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落实“九字方针”
将盯住四个关键词
易会满表示,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总目标,实施了新一轮全面深改,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推进“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落地,将盯住四个关键词。
一是制度。资本市场的市场属性极强,规范要求极高,必须有一套公开透明、连续稳定、可预期的制度体系,才能行稳致远。证监会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久久为功,加快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基础制度体系,持续提升资本市场治理能力。
二是结构。易会满表示,制约当前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包括融资结构、上市公司结构、中介机构结构、投资者结构、资金总量和期限结构等。
他特别提到,近两年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券商资管发展比较迅速,投资者购买基金的比例在快速提升,这是很好的趋势性变化。但资管行业能否适应财富管理的新趋势、新要求,还需要认真评判,要尽量缩小供需质量缺口,不能反复走弯路。今后工作重点在于立足国情,促进行业端正文化理念、提升专业能力、改善业绩考核、优化业务结构,体现差异化发展路径,真正取得投资者信任,做到自身价值和投资者价值共成长。
三是生态。易会满指出,监管就是要创造良好生态,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各方都愿意来、留得住。具体而言,证监会一方面将强化“零容忍”的震慑,让做坏事的人付出惨痛代价;另一方面将加快推动市场各方归位尽责。
四是定力。资本市场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参与主体诉求多样、市场行情有涨有跌,监管者往往面临着多元目标、两难甚至多难选择。易会满说,证监会必须保持足够耐心和定力,保持平常心、独立性,坚持全面、辩证、专业、客观地看问题、作决策,尊重市场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人云亦云、似是而非。
积极创造条件
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
易会满表示,注册制改革是这一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从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起步,再到创业板实施“存量+增量”改革,注册制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总的来看,注册制的相关制度安排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市场运行保持平稳,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各方总体满意。
他在讲话中,对近期市场关注的注册制改革热点问题作出了详细回应。
一是注册制要不要审核?
易会满表示,由于股票公开发行涉及公众利益,全球主要市场都有比较严格的发行审核及注册的制度机制和流程安排。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审核要求。在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中,交易所都要严格履行审核把关职责。证监会在注册环节对交易所审核质量及发行条件、信息披露的重要方面进行把关并监督。从实践情况看,这些安排行之有效,也很有必要。
二是只要信息披露就可以上市吗?
易会满表示,注册制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发行条件更加精简优化、更具包容性,总体上是将核准制下发行条件中可以由投资者判断的事项转化为更严格、更全面深入精准的信息披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