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IPO折戟 巨头激战刚开始
时间:2021-03-17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激光雷达的竞争悄然进入下半场。

曾经头顶“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的禾赛科技未能如愿登陆科创板。

但来到2021年,自动驾驶热潮并未退去,作为“眼睛”的激光雷达热度不减。华为、大疆竞相入局、初创玩家禾赛科技、速腾聚创也纷纷实现产品的商业化落地。激光雷达国内外的玩家已经躁动不已,围绕机械还是固态的技术选择,激光雷达产品迭代将引向何方?

国内外企业同一起跑线

3月11日,上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激光雷达技术公司禾赛科技及其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于今年3月5日递交文件,申请撤回IPO申请。上交所决定终止对禾赛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这也意味着,禾赛科技本次上市计划宣告失败。

禾赛科技有关人士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就终止IPO一事,公司暂无回应。从今年1月IPO获科创板受理,作为国内首家拟登陆A股的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一直被寄予厚望。

对于直接上市失利的禾赛科技来说,是以退为进另行谋划上市时机,还是首次问询遇到难题,目前还不得而知。

事实上,国外的竞争对手,美国激光雷达产业龙头公司Velodyne已于2020年9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另一家激光雷达公司Luminar也于2020年1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完成“借壳”上市。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李雅琪表示,国外激光雷达产业起步较早,其中,Velodyne、Quanergy、Ibeo三家国外企业发展历史较长、技术成熟度最高。国内激光雷达企业起步较晚,但正快速崛起,目前参与该领域的厂商百花齐放,其中,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公司的国产雷达产品在车企中应用最多,技术也相对成熟。

作为目前国内另一激光雷达龙头,速腾聚创也在按照自己的发展节奏,部署上市规划。

在深圳南山的速腾聚创总部,公司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邱纯潮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并非企业的终点,只是让企业的融资途径更宽,运营更透明,企业更具公信力。

从产业应用及市场占有率来看,Velodyne等国外企业,占据先发优势,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国内的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进入激光雷达领域后,销售数量及营业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国外厂商的市场占有率随之不断降低。

“与传统汽车产品不同,激光雷达兴起之时,国内外企业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国内企业在技术上并没有明显落后于国外企业。”邱纯潮表示,在服务机器人领域,速腾聚创市场占比已经很高。在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速腾聚创和禾赛几乎平分秋色。

“外界往往认为禾赛和传统制造业的中国公司一样,是靠低价赢取了国外的客户。然而,事实是,禾赛激光雷达的平均出货价格是全世界旋转激光雷达公司中最高的。”2020年7月份,禾赛CEO李一帆在接受采访时曾如是说。

巨头争相入场

禾赛科技、速腾聚创是近年来激光雷达行业涌现的一批中国企业的代表,此外,包括华为、大疆等巨头也纷纷进入激光雷达赛道,展开角力。

其中华为的动作颇为瞩目。华为激光雷达产品的研发始于2016年。2020年12月21日,华为首次面向行业正式发布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

海通证券指出,过去两年,华为激光雷达完成了产品的场景需求定义、开发设计,在测试验证、生产制造也有了充分的积累。

除华为外,无人机龙头大疆也是激光雷达新玩家。今年1月,小鹏汽车宣布与大疆孵化的Livox览沃科技达成合作,将在2021年推出的全新量产车型上使用其生产的小鹏定制版车规级激光雷达,Livox也正式成为小鹏汽车在激光雷达领域的首家合作伙伴。

均胜电子(600699)则借由车联业务主体均联智行已完成了对5G-V2X和激光雷达的布局,相关产品预计在今年内实现量产。

对于行业巨头纷纷插足激光雷达,业内企业有不同观点。禾赛科技有关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禾赛很高兴看到自动驾驶的逐渐普及,以及更多感兴趣的朋友加入,这意味着自动驾驶行业的蓬勃发展。

速腾聚创邱纯潮认为,随着大疆华为等一线企业的加入,国内激光雷达的竞争将比国外市场还要激烈。“竞争越激烈,技术进步将更快速,相信国内企业会是激光雷达的全球赢家。”邱纯潮说。

技术路线比拼

根据内部有无运动器件,激光雷达可分为机械、半固态以及纯固态三大类别。

眼下,业内企业都在抢占量产车的高地,机械式激光雷达由于体积较大、可靠性相对较低、很难符合车规级要求,也很难量产。一位激光雷达从业者表示,现在更倾向于选用高集成化的固态激光雷达。

中金公司指出,“固态化”是车载激光雷达发展的主旋律。虽然激光雷达在性能方面能够完美补强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各自存在的缺陷,但长期以来,行业内较成熟的机械式技术路径一直难以达到车规级量产要求,高昂的价格、过大的体积、较低的工作稳定性成为制约激光雷达“上车”的关键因素。

在激光雷达固态化的趋势之下,上述痛点有望得到较好解决:固态激光雷达在内部采用芯片集成设计,去掉了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机械部件,使产品趋于轻量、可靠、高效、易量产。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