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论
本周A股半数板块反弹,钢铁板块上涨7.7%居于首位,食品饮料板块下跌3.6%。北上资金小幅净流出8亿元,3月偏股型基金发行量为775亿份,低于同期水平。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25%附近小幅震荡,全A股市盈率持续下跌至23倍,但仍高于市盈率正一个标准差。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涨导致美股下跌,成为关注焦点。目前,美国经济仍在复苏途中,大规模的财政金融政策刺激和疫苗接种是主要推动力。经济复苏预期的增强导致的长期利率上行,符合利率上涨原理。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020年8月初触底后持续上行,目前已达1.5%水平。在这期间,美长期利率的上行并未对股市产生影响,主要原因是上涨的幅度较小和美国基本处于负利率(长债收益率-通胀)状态。但自今年以来,长期利率的上涨速度加快和幅度加大,使得美股特别是大型成长股出现下跌。
其逻辑在于:1、长期利率上行,目前虽然仍停留在经济复苏预期之上,但随着经济景气的过热未来美联储将会调整货币政策,实际利率的上行也将对经济复苏起到抑制作用,对股市形成压力。2、美国大型成长股的估值高企对利率的变化非常敏感,利率加速上涨引发估值调整。3、美债的相对优势逐步体现,随着长期利率的上涨,股市的预期收益率将低于美债。4、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利率的上涨持容忍态度。虽然鲍威尔在3月4日的采访中表示了对利率上涨的担忧,但2月份及前期美联储正式的公布仍继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5、长短期国债收益率的利差逐步扩大。美联储并未实行控制利差的政策,这使得利差陡峭化。我们认为,未来如果美联储继续维持目前的货币政策不变,将对美股估值形成进一步的压力。但从3月份鲍威尔的表态来看,口头干预将会增加。
3月5日起召开两会,总理政府报告明确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将会继续对A股市场产生重要影响。2020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冲疫情,估值上升使得A股大幅上涨。货币政策助力经济复苏,但其中一部分资金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目前,经济仍未复苏至疫情之前,所以货币政策仍将持续,但对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将采取精准调控。在估值分位数达到90%以上的情况下,高估值公司对利率和货币政策的敏感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我们认为A股市场的调整已经开始,集中持有股与中小市值股之间、高估值“标签股”和中低估值的“性价比股”之间,需要再平衡。随着3-4月份一季报的到来,要更加重视估值性价比行业和个股,以及中小市值风格的配置机会。低估值板块和中小市值股将是年内重要配置方向。
风险提示
一、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二、资本市场政策出现转向,三、疫情再次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