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固收+”策略产品突然火了,成为公募界的一支投资新势力。
目前尚无权威的“固收+”策略产品统计数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数据进行大致估算,目前市场上“固收+”基金(包括偏债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30%以下的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约有2000多只,2020年末规模约1.68万亿元。
今年“固收+”基金吸金效应明显,据数据统计,年内前两个月成立的“固收+”基金共有56只(AC份额合并计算),以偏债混合型基金为主,还有小部分二级债基,募集总规模达到1389.8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85.58亿元,增幅达到387%。
“固收+”对投资人来说是一个全新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固收+”?“固收+”为什么这么火?“固收+”收益表现如何?各基金公司如何布局“固收+”?
“固收+”营销概念的转变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头部20家公募基金公司的采访调查中发现,各基金公司对“固收+”基金至今没有精准的定义,不过,目前大家对“固收+”基金形成了一个共识,一般是指通过主投固定收益资产追求基础收益,同时精选权益资产或通过进攻型策略增厚收益,实现“稳中有进”投资目标的产品。
“固收+”的“固收”,最常见的是债券类等固收产品。
“+”的部分则比较多样,比如+股票、+股指期货、+打新、+定增、+可转债、+增加指数基金、+有锁定期的定向增发、+大宗交易等,公募基金中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可以说是“固收+”产品的代表,此外也包括一部分“固收资产占大头+小部分权益类资产”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和FOF基金等。
一位长期负责“固收+”策略产品基金经理介绍,从策略而言,固收+的策略注重投资过程,而不是注重投资结果。从结果来看,固收+分为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两种。
平安基金养老投资总监高莺表示,“固收+”产品通常以债券类资产打底,配合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从而提高组合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水平。“固收+”产品攻守兼备,既符合投资者在波动市场行情下对固定收益的需求,又能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来满足投资者追求更高收益的期望。
“固收+”突然火爆B面
“固收+”的火爆始于2020年,疫情下的权益市场大动荡,以及债市表现不佳,导致了“固收+”的大发展。
尽管“固收+”是一个新概念,然而许多老产品可以划入这个范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数据推算,目前共有2203只“固收+”基金,约16807.26亿元。
具体来看,偏债混合型基金788只,2020年末规模6418.54亿元;
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30%以下)610只,2020年末规模3860.86亿元;
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159只,2020年末规模1077.39亿元;
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646只,2020年末规模5450.4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固收+”大发展之后,今年“固收+”开局火爆。
截至2月26日,今年以来成立的“固收+”基金共有56只,募集总规模达到1389.8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85.58亿元猛增约387%。
其中,华安添利6个月持有、广发恒信一年持有两只基金,募集规模分别达到115.51亿元、102.88亿元,均突破百亿;嘉实浦盈一年持有、平安稳健增长、易方达悦弘一年持有,规模分别为96.85亿元、87.76亿元、81.10亿元;此外,广发均衡增长、中银顺泽回报一年持有等规模在50亿元以上。
去年以来,“固收+”突然爆火有其背后的逻辑。
博时基金副总经理邵凯表示,“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固收+产品以债券为主,加上部分权益,在承受一定波动的同时,以争取增厚持有人收益。”
“在高收益资产逐渐萎缩,理财产品净值化的大背景下,居民会衍生出对于‘低波动率+适度收益增厚’类型产品的巨大需求,在这一环境下,固收+产品是一片有着广阔空间的蓝海。”邵凯判断。
国泰基金认为,2021年的“固收+”产品还会有不错的发展。从底层资产——债券资产的角度来说,当前债市基本面逐步改善,利率水平继续提升的幅度不大,预计下半年会有下行的可能性。因此债券除了本身的票息收入,还会有票息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的收益,从而组合的底仓会有不错的表现。从“+”的权益类资产来说,A股市场长期向好,有望给组合带来一定的超额收益。
“整体来看,2021年股债仍为跷跷板走势,股债配置应该更为均衡;而且回溯历史来看,在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时期,‘固收+’产品指数收益表现更优。”景顺长城副总经理毛从容表示。
华夏基金指出,“固收+”类稳健收益产品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以“预期收益确定”为特点的银行理财产品目前是当前居民总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资管新规过渡期将于今年末结束,在限制非标、净值化转型的大趋势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可能受到较大影响,不少客户已经开始寻找替代性产品。随着长期低利率时代到来,货币类资产收益率逐渐走低,房地产、信托等高收益资产大幅减少,单纯的股市波动较大,这些都推动“固收+”类稳健收益产品重获投资者的趋势性关注。
“固收+”的收益表现测评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