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
2020年3月份国际原油期价惨跌至负值,“桶比油贵”的调侃言犹在耳。时隔一年,油价回稳并拉动一众化工商品价格飞涨,市场供不应求的呼声再度刷屏朋友圈。
春节长假过后,化工板块一度引爆A股市场热度。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近日多方采访了解到,伴随价格上涨,一些化工类产品企业库存已跌至近年低点,产业链价格传导效应明显。不过,对于当前高价,行业内企业及分析师对后市并不完全乐观。
价格翻番
氨纶企业库存见底
“现在销售部门的人最头疼的就是货太少,市场供货紧张,订单都需要排产。”从2020年三季度末的不足4万元/吨,到如今超过7万元/吨的价格,新乡化纤高端龙头氨纶产品半年间售价近乎翻番,可在这种“强势”涨价的市场环境下,公司相关负责人也直呼“没有库存”。
作为一种弹性纤维,氨纶多被用做服装行业的生产原料。按照其长丝组成根数的不同,氨纶多被分70D、40D、20D等规格,理论上根数愈少,产品特性越高。
根据生意社监测,自去年8月以来,国内氨纶价格持续飙升,其中截至2月25日,40D规格市场均价在5.7万元/吨,与2020年8月最低点价格相比,涨幅达到84.47%。
“公司生产的产品规格很多,相比之下高端品价格涨得更快,当前整体报价区间已达到5万~8万元/吨,行业盈利情况较为可观。”谈及近期氨纶市场供需情况,新乡化纤负责人表示,早前氨纶市场销售有铺底资金等恶习,但现在市场上拿着钱还要等货,这种情况肯定都不存在了,目前公司订单已经排到了4月份,市场缺货情况明显。
的确,春节过后,氨纶行业开工率已经达到九成以上,但厂家供货情况依然紧张。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球对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需求大幅提升,下游订单量特别是国外订单爆发式增长,工厂从去年11月份开始基本常规产品都没有库存,买货排队,行业库存始终非常低。”生意社分析师夏婷表示,今年国家就地过年的政策,使得下游工厂春节前后备货的需求增加,又加剧了氨纶供需紧张的局面。随着春节后下游物流恢复和复工复产,氨纶出口量也有了明显的增长,多数氨纶工厂的库存处于近三年的历史低位。
“目前市场的缺货情况,不仅仅是因为口罩需求引发的。”对于氨纶价格上涨的推动因素,新乡化纤上述负责人有着不同看法。他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口罩多用的是70D产品,1吨产品能做上亿个口罩,所以对行业整体影响不太大。目前市场上,高端产品的供应更紧张。
“业内有句行话,‘无氨不成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服装的舒适度要求更高,越是高品质服装,氨纶添加比例越高。年轻人生活节奏快,服装不愿意花费时间打理,氨纶材质能够促使服装实现免熨烫、易打理、穿着舒适的特性,越细的丝,舒适感就越好。以往一般服饰氨纶的添加量都在3%~5%,现在好的服装氨纶添加量都可达到15%。去年疫情以来,人们居家休闲的活动多了,居家服饰更讲究舒适,因此带动了需求的增长。此外,虽然受疫情影响,运输受限,船期不好定,海外不敢接太多订单,但海外需求近两个月依然不断创新高,企业出口订单占比不断增加,近两个月出口销量比过去半年都多。”他表示。
市场需求升温迹象显现,已激发企业的扩产热情。
2021年1月新乡化纤公告,拟定增不超过10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高品质超细旦氨纶纤维一期工程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当月,另一家氨纶头部企业华峰化学也公告宣布,拟投资43.6亿元建设30万吨/年差别化氨纶项目。
“氨纶扩产对设备需求很高,这些设备不是一下能从市场拿到,所以建设投产需要时间。市场也有逐步接受扩产的过程。因此企业都是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战略。但是近期行业内集中宣布扩产计划,还是基于对市场需求的看好。”新乡化纤上述负责人分析称,我国各种原料纤维的生产总量大约是6000多万吨/年,占全世界的70%左右。这6000多万吨的纤维,纺织服装行业直接生产所用大约占2000万吨,这其中,以氨纶需求量配比在5%计算,那就大约需要100万吨的氨纶年产规模,但目前我国氨纶的年产量约为70万吨左右,市场还存在明显缺口。如果市场产品要达到中高档要求,氨纶配比就要在15%~30%,那么估算需求空间就要达到200万吨/年,所以未来几年氨纶还是存在长期需求支撑。
成本推助
化工商品批量涨价
涨价、断货、扩产的情况,近期在化工圈并不少见。伴随原油价格飞涨,化工商品价格开启了批量上行模式。
“目前市场上乙二醇的售价早已超过5000元/吨,早先因亏损停产的企业,都已经恢复生产了。”2020年3月后,受国际原油价格一度暴跌影响,国内期货市场上乙二醇主力合约价格从4389元/吨跌至不足3000元/吨,创下近十年新低。彼时,华鲁恒升相关负责人与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交流时就坦言,公司众多产品中,受原油价格大跌影响最明显的就数乙二醇,在当时市场环境下,国内煤制乙二醇企业产品价格基本都在成本线以下,生产亏损情况十分明显。而如今,市场情况早已今非昔比。
3月1日9时,WTI原油期货价格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2.18%,达62.84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