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只是技术性调整
时间:2021-03-02 00:00:00来自:新时代证券字号:T  T

春节后市场开启的调整,主流的解释是,通胀预期导致利率上升,进一步导致股市估值压缩。我们认为,这一判断与中美股市和债市的跌幅并不匹配。股市这一次调整大概率只是技术性调整,谈不上是牛市的终结,也谈不上是牛市中最剧烈的调整。牛市终结的条件是盈利趋势拐头和政策极度紧缩,牛市大调整一般出现在政策确定性紧缩的时候(比如加息、提高存准、强力的信贷额度管控等),现在来看,这两点都还不具备。

(1)通胀预期只是催化剂,不是股市调整的主要矛盾。春节后,A股快速开启调整,调整出现的时间和速度均超出我们之前的预期。市场主流的解释是,通胀预期导致利率上行,利率上行导致股市估值压缩。我们认为,通胀预期只是催化剂,不是股市调整的主要矛盾。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这一次通胀预期上升最快的是美国的债券市场。如果通胀预期是本次全球股市调整的核心原因,美股调整幅度应该是最大的,但是从数据上来看,美股调整比A股小很多,而且比美股2020年9-10月的调整也小很多。第二,如果看国内的长期利率,我们发现,1月下旬以来的国债利率上行的速度、幅度,均比2020年8-11月份小很多,而且目前的利率水平也还没有达到2020年11月的高点。

所以虽然从时间上,股市调整和美债通胀预期回升是同时出现的,但是两者之间可能并不直接相关,至少这一次并不是股市调整的核心矛盾,通胀预期只是催化剂。

(2)只是技术性调整。如果我们回顾2009-2010年和2006-2007年,能够发现,在伴随着经济改善的两次牛市中,股市较大级别的调整都是由政策直接和明确的收紧带来的。

2009-2010年,有三次大级别调整。(1)2009年8月:政策上加强信贷管理,部分大行也开始限制信贷额度,2009年剩余的信贷额度只有上半年的零头。(2)2010年1-6月,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新国四条地产调控。(3)2010年11月-2011年1月:央行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2006-2007年,有三次大级别调整。(1)2006年6-8月:三部委要求控制投资和信贷的过快增长、加息、上调存准率。(2)2007年1-3月:上调存准率、加息。(3)2007年5-7月:央行加息、财政部上调股票印花税。

相比历史,这一次政策虽然已经不那么宽松了,但是紧的力度跟2006-2007年和2009-2010年相比,小很多。所以,我们认为,春节后的调整,没有伴随政策上直接和明确的紧缩信号,由通胀预期带来的紧缩预期力度上比加息等应该会小很多,甚至我们可以把最近的调整主要归因为“技术性调整”。

风险提示:房地产市场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