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原料供应紧张持续发酵相关企业值得重点关注(附股)】
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24日电解钴上调2万元/吨至38.4万元/吨,四氧化三钴上调1万元/吨至32.8万元/吨。另据安泰科统计,本月以来电解钴、四氧化三钴分别累计上涨23%、31%,为2018年以来新高。
据了解,受疫情影响,非洲物流供应紧张及海运集装箱短缺,导致钴原料供应紧张。下游需求方面,三元材料大厂基本无库存,终端电池厂订单增多。天风证券推测,3、4月份四氧化三钴企业或因原料库存紧张,开工率较难提升,供不应求将带动钴盐价格上涨。
公司方面,寒锐钴业、洛阳钼业等主营钴相关产品。(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寒锐钴业、洛阳钼业
【智能网联汽车再获政策力推相关企业有望受益(附股)】
中共中央、国务院24日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应用。
安信证券胡又文认为,自动驾驶在路端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车端,两者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将实行同一个标准,从而减轻自动驾驶的难度。东吴证券黄细里指出,车路协同将助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包括感知-通信-计算三大车路协同设备。若覆盖全国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投资建设将超过3千亿元。
中国汽研在智能网联测试方面的布局处于业内领先;
万集科技出了车路两端激光雷达、V2X车路协同等产品。(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中国汽研、万集科技
【“人造太阳”亮相在即“超级材料”相关公司或引关注(附股)】
2月28日晚9点播出的湖南卫视《今日头条2021开年演讲》自官宣以来便广受关注。据悉,人造太阳专家钟武律、蔡立君,嫦娥五号采样封装分系统设计师邓湘金、郑燕红在线召开科技发布会。另据媒体报道,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即将投入试运行。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我国于2006年正式签约加入该计划。2020年7月28日习近平向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致贺信。美国方面,2月17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和医学院发布了一份长达91页的报告,列出了建造一座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核聚变发电站的大致时间表及其开发设计策略。根据计划,美国在2035年之前开始建设试点项目,并在2040年之前投入使用。
西部超导生产的Nb3Sn超导线材各项性能指标全部满足CFETR(中国工程聚变试验堆)项目和10T以上高场磁体技术要求,并开始向CFETR项目供货;
太钢不锈特种和军工用不锈钢批量用于国际热核聚变(ITER)项目、中微子探测大科学实验装置和我国首架蛟龙-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安泰科技作为独家供应商为我国“人造太阳”EAST大科学工程装置批量提供了上偏滤器全钨复合部件。(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西部超导、太钢不锈、安泰科技
【面板涨势可延续至第二季度相关公司值得重点关注(附股)】
据行业网站,研调机构集邦旗下Witsview发布2月下旬面板价格,其中,电视面板价格2月平均上涨4-10美元,涨幅达约5%。面板市况转佳,在远距商机、宅经济延续下,面板报价维持上涨格局,加上近期上游材料偏光板、玻璃基板、驱动IC等供给吃紧,市场预期,面板涨势可望延续至第2季。
供需两端共振使得价格上涨。群智咨询表示,海外市场“宅经济”和财政刺激双重效应持续,欧美等市场终端零售表现持续强劲。叠加厂商回补库存需求,今年上半年TV整机厂商面板备货意愿强烈。在供应端,上游材料特别是各类IC供应缺口逐步放大,且短期难以解决,部分面板厂的有效供应受到较大冲击。
另有媒体报道,品牌电视厂在农历年后启动面板强劲补货潮,不仅本季采购量持续攀高,第2季追单幅度更较本季倍数增加,部分电视品牌下季采购计划季增逾二成。
京东方A在苹果供应链中的地位已有所提高,其OLED技术现在“更接近韩国主要制造商的技术”。有消息称,公司正准备为iPhone13供应OLED面板;
彩虹股份承担的国家科技部高分辨率显示用基板玻璃项目,主要工作为推进新型显示用OLED/LTPS基板玻璃的研发及工艺探索,完成技术储备。(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京东方A、彩虹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