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有消息称,高瓴资本斥资2亿美元(约13亿元)参与比亚迪股份的最新一轮定向增发。随后这一消息得以确认。比亚迪股份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表示,“我们对高瓴资本参与本轮定增表示感谢和认可。相信前瞻资本与先进智造的结合会给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高瓴资本在拥抱比亚迪之前,这家长期关注汽车领域的投资公司在去年12月31日前已清仓了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的所有股票。清仓“蔚小理”,押宝比亚迪,高瓴资本此举将触角从造车新势力转向传统车企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0年年初的47.69元到年末的194.30元,2020年年内股价翻了近4倍的比亚迪在2021年1月底市值首次突破7000亿元。但和股价的持续上涨相反,比亚迪2020年整车业务表现不容乐观。连续两年销量下滑、动力电池业务相继被宁德时代、松下赶超,市值七千亿的巨头——比亚迪,同样“焦虑”。
高瓴清仓“蔚小理”,押宝比亚迪
高瓴资本的此次定增源于去年12月初,比亚迪H股发布定增计划,拟发行不超过H股总数的20%,即不超过1.83亿股。公告显示,比亚迪拟将本次净募集资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偿还带息债务、研发投入以及一般企业用途。上个月比亚迪H股的定增方案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
2月13日,高瓴资本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网站上公布了其2020年四季末最新美股持仓情况。数据显示,由于减持多只重仓股,高瓴资本持仓规模小幅下降,从Q3的132.02亿美元降至125.78亿美元。其中包括清仓了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和理想的股票。
公开资料显示,高瓴资本一度热衷参与投资造车新势力,曾经领投了蔚来1亿美元的A轮融资,在C轮和C+轮中持续投资;参与小鹏汽车B轮和C+轮融资;并参与理想汽车IPO。2020年三季度时,高瓴资本新进分别买入蔚来、理想、小鹏241.2万股、167.1万股、91.7万股,彼时持股市值为5117.7万美元、2905.7万美元和1839.5万美元,总计将近1亿美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相比三季度末,三家涨幅分别高达130%、66%和113%。
“目前蔚来、理想、小鹏的股价已经足够高,而且目前中美关系又不确定,高瓴资本清仓三家在美股上市的股票转投国内更安全些。”2月21日,平安集团智慧企业副总经理兼CSO张君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高瓴资本第一次清仓蔚来汽车的股票。2019年三季度,高瓴资本减持蔚来68.12%的股票,同年四季度全部清仓,不再持有其股份。彼时蔚来股价曾跌到1美元退市红线。随着2020年上半年安徽合肥市政府多达百亿元的注资,蔚来开启脱困模式,股价与市值齐涨。去年三季度,高瓴资本重新建仓买入蔚来,四季度再度清仓。
谈及两次清仓蔚来的不同,张君毅告诉记者:“一次是割肉止损,一次是高位清盘,大的投资机会高瓴是不会错过的。”
值得注意的是,清仓三家造车新势力并不意味着高瓴资本不再看好新能源板块,其重仓新能源产业链上中游的逻辑并未改变。
去年7月,宁德时代发起定向增资,高瓴资本以161元/股的价格认购100亿元,成为宁德时代第九大股东。去年下半年开始,宁德时代大涨。截至2月22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报收375元/股,投资浮盈幅度约为1.33倍。
此外2020年下半年以来,高瓴资本在新能源产业链的光伏和锂电产业均有投资,包括隆基股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恩捷股份(002812.SZ)和港股的信义能源(03868.HK)等。这些位于新能源上游的电池、材料产业或许正是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眼中电动汽车赛道上的“长期价值”所在。
在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看来,“这可以视为造车新势力泡沫破裂的一个预警。”2月22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他表示,“随着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的差距逐渐缩小,造车新势力的资金短板也愈发明显。”
此前有消息称,高瓴资本原计划以更高金额参与认购,但未得到比亚迪方面的积极回应,最终确定在2亿美元。同属新能源赛道,高瓴资本重注调仓比亚迪,又看中了比亚迪的什么?
“比亚迪的电池、整车都有机会,而且其磷酸铁锂技术推广得很快,即使对比宁德时代也有机会。”张君毅表示。
的确,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领域颇受青睐。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早有布局,去年3月,比亚迪新一代电池产品——刀片电池发布,随后在比亚迪品牌和其他品牌的新能源车型装车,但过去一年,尚未有使用比亚迪刀片电池的其他车企新车上市。
今年1月底,网络上流传的一张比亚迪内部电话会议记录显示,比亚迪将为一汽和红旗供应刀片电池,预计下半年出货。据工信部官方网站消息,近期完成产品申报的红旗全新纯电动轿车E111,将使用重庆弗迪电池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而弗迪电池重庆工厂,正是比亚迪刀片电池生产线的所在地。此外,有媒体报道,比亚迪刀片电池已获现代汽车集团定点,并成立现代项目组,预计明年开始供货海外。
据市场研究公司SNEResearch预测,到2023年,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需求预计将达到406GWh,供应预计为335GWh,缺口约为18%;到2025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