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现场检查风暴凌厉来袭 保荐机构谁最"受伤"
时间:2021-02-04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2020年10月至今已终止审核的71家公司中,就有8家由国泰君安保荐、7家由招商证券保荐。

2021年刚踏入2月,就已有24家企业IPO之路生变。

截至2月3日,A股市场已有25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核或注册。除3家核准制下企业未披露终止原因外,其余22家注册制下拟IPO企业均为主动撤回上市申请材料。如从2020年10月开始计算,则仅4个月内已有71家企业IPO之路终止,同期成功发行上市的公司也仅有89家。

在这份“终止”名单的背后,是一场自去年10月以来日渐凌厉的IPO现场检查风暴。

“IPO现场检查的力度和频率都有上升,现在经常出现多家企业同一天撤材料的情况,大多是由现场检查引起。”有北京地区中小券商投行业务人员称。

拟IPO企业纷纷撤回上市申报材料,也引来了市场对保荐机构执业质量的关注。

从数据来看,不少头部券商也纷纷“中招”。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数据发现,2020年10月至今已终止审核的71家公司中,就有8家由国泰君安保荐、7家由招商证券保荐。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券商也有4家项目被终止。

国君终止项目最多平安终止比例最大

企业上市之路终止,也意味着保荐机构项目“折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0月至今已终止审核的71家公司中,就有8家由国泰君安保荐、7家由招商证券保荐。紧随其后,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金证券、海通证券、国信证券以及民生证券均有4家保荐项目终止。而同为“三中一华”的中金公司和华泰联合证券,则分别有2单项目遭终止。

记者统计发现,与2020年10月IPO现场检查趋紧之前拟上市企业的终止情况相比,这份“榜单”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如算上联合保荐项目,2020年前三季度中信证券共有4单IPO项目遭终止,排名行业第1。在其之后,则是安信证券与民生证券分别有3单项目终止。招商证券、申万宏源及中原证券分别有2单,其中招商证券有1单项目为联合保荐。

可以看出,在现场检查趋紧之前,国泰君安、国金证券、海通证券、国信证券终止的IPO项目并未排在行业前列。

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终止项目排行前列的国泰君安,其被终止的8个项目中,有5个为科创板项目。这也或与近期科创板IPO趋严有关。

不过,尽管部分券商被终止项目的绝对数较大,但从终止比例来看,却并非最高。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部分头部券商保荐企业基数大,因此按比例计算存在问题的项目也更多。

从包括辅导备案登记在内的整体数据来看,2020年10月至今,包括已发行项目在内券业“老大哥”中信证券共揽下了152单IPO项目,也成为当期保荐企业家数唯一超过150家的券商。排在之后的中信建投合计保荐了111家企业,国泰君安、华泰联合、海通证券、民生证券保荐企业家数也均超过了90家。

对比后可以发现,虽然国泰君安共有8单IPO项目终止,但由于其合计保荐的企业家数达到了98家,因此终止企业占总数的比例为8.16%。相比之下,招商证券的比例更高,终止的IPO项目占到12.07%。而中型券商平安证券更是因为总基数较低,终止项目占比达到15.79%。

除此以外,国信证券终止项目占比7.41%、国金证券占比6.35%,其余券商则均低于5%。中信证券更是低至2.63%,其投行项目质量值得肯定。

“在注册制带动下,IPO上市资源扩容明显,券商投行也进入大量招聘、大干快上的状态,对项目质量的把控可能不如以前。个人猜测在主动撤回材料的IPO项目中,应该也存在因为券商底稿做得不到位,被现场检查抓住漏洞的情况。”上述资深投行人士称。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近日上交所已连连发布新规,压实中介机构责任。

上交所先是要求中介机构在提交企业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同时或受理后3个工作日内提交自查表,对科创板发行上市条件的相关问题及常见信息披露和核查问题进行说明。2月3日,上交所又发布了关于保荐业务现场督导的指引,对现场检查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制度化、公开化。

仅从科创板市场来看,可以预见的是,中介机构自查将作为防止带病企业上市的第一道关卡,而现场检查制度则将在上市委审核的基础上,对可能存在问题的企业进一步甄别。

现场检查工作日趋“凌厉”

保荐机构频繁“中箭”的背后,是2020年10月以来IPO现场检查的凌厉攻势所致。

事实上,2020年10月之前,现场检查工作并没有如今这么“凌厉”。2020年前三季度,仅有30家企业IPO之路被终止,而整个2019年也仅有57家企业终止审查或注册。而从证监会此前公布2019第二批IPO现场检查情况来看,证监会共抽查了86家拟IPO企业,当时完成检查的有84家,其中30家企业撤回了上市申请终止审查,占比35.7%。而在2019年第一批现场检查过程中,则有9家企业申请撤回申报材料,占比20.4%。

“其实看监管层当时统计的数据,被抽中的企业100%会被检查出问题,但最后撤材料终止审核的还是少数。现场检查没那么可怕,如果被抽中了又把问题解决了,后续审核速度还会加快。但从目前企业的终止情况来看,现场检查的通过难度无疑提高了。”有北京地区资深券商投行人士称。

从近期终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