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导读
1月下旬,沿海主要枢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2.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7.2%。八大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0.5%,其中外贸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9.8%,内贸箱同比增长23.4%,工厂春节前加快出货带动港口吞吐量高增。
投资要点
1月下旬港口数据
(1)总体:沿海主要枢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12.2%,其中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7.2%
1月下旬,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12.2%,较1月中旬同比+0.9%上升11.3pct;其中外贸吞吐量同比+7.2%,较1月中旬同比+2.5%上升4.7pct。货物总吞吐量及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均实现较高增长。
(2)集装箱: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20.5%,增速创新高1月下旬,八大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20.5%(前值+3.3%)。其中外贸箱吞吐量同比+19.8%(前值-0.4%),内贸箱吞吐量同比+23.4%(前值+17.5%)。由于春节假期临近,受工厂加快出货速度带动,内贸箱吞吐量增速创1年来新高,外贸箱吞吐量增速与2020年10月上旬持平,再次站上高位。
(3)重点货种吞吐量、港口库存
原油:吞吐量方面,同比+18.6%(前值+1.6%);港存方面,同比+13.9%(前值+4.4%)(港口协会重点监测港口口径);1月下旬,原油吞吐量持续回升,原油港口库存量大幅增加。
铁矿石:吞吐量方面,同比+5.8%(前值+10.1%);港存方面,同比-9.4%,(前值-4.2%)(港口协会重点监测港口口径);从全国45港口径看,1月29日铁矿石港存为1.25亿吨,较去年同期下降0.5%,较2017年以来港存均值偏少7.3%。
煤炭:吞吐量方面,秦皇岛港+神华黄骅两港同比+26.0%(前值+15.4%),吞吐量较1月中旬有所增长;港存方面,按秦皇岛港+神华黄骅口径,同比+24.3%(前值+10.2%),增速较1月中旬有所加快,按环渤海六港口径,较去年同期减少24%。当前,北方港口煤炭港存仍处于相对低位。
12月全月港口数据
(1)12月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3.0%(前值+5.7%)(2)集装箱: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6.4%,保持稳增态势其中,外贸箱吞吐量同比+7.0%(前值+8.4%),而同期出口金额增幅同比+18.1%(以美元计),外贸箱数据验证了四季度以来我国出口持续向好的趋势。
(3)重点货种吞吐量
原油:吞吐量方面,12月同比+1.1%(前值-4.2%)(港口协会重点监测港口口径);
铁矿石:吞吐量方面,12月同比-9.3%(前值+1.6%)(港口协会重点监测港口口径);
煤炭:吞吐量方面,12月同比-0.4%(前值+7.2%)(港口协会重点监测港口口径)。
(4)沿海重点港口
12月份,上海港、唐山港货物吞吐量当月同比增长超10%。
12月份,锦州港、秦皇岛港、深圳港、广州港和珠海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当月同比增长超10%。
12月份,秦皇岛港、唐山港、深圳港及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当月同比均实现高增,增速分别为20.0%、16.7%、17.9%和27.5%。
重点港口:青岛港(大市口径)12月当月实现货物吞吐量0.50亿吨,当月同比+2.3%(前值+3.1%),累计值6.05亿吨,累计同比+4.7%(前值+4.9%);
1月下旬航运运价指数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2月1日,BDI指数为1444点,较1月22日下降20.2%,较1年前增长190.0%。其中,BCI指数为1871点,较1月22日下降37.0%;BPI指数为1630点,较1月22日下降1.7%,较一年前增长209.9%。
原油运输指数(BDTI):2月1日,BDTI指数为515点,较1月22日上涨0.6%,较1年前下跌-41.6%。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1月29日,SCFI指数为2862点,较1月22日下降0.3%,较1年前大幅上涨214.3%。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1月29日,CCFI指数为2040点,较1月22日上涨3.7%,较1年前大幅上涨117.8%。
投资建议
建议重点关注青岛港:核心逻辑:量增价稳。吞吐量受益于产能投放及业务拓展,费率受益于港口整合及竞争趋缓,业绩有望稳增。
风险提示
全球贸易恶化;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港口相关政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