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灏表示:“人类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增长往往都是在泡沫产生且破灭之后。”
“2020年全球央行是闭着眼睛放水,导致美国的赤字有史以来最大,接近负20%。这是很夸张的情况,也绝对是市场没有经历过的。”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在近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疫情“黑天鹅”令全球股市在2020年跌宕起伏,多次熔断、V型反弹……在告别“史诗级波动”的2020年之后,全球股市在2021年初迎来全面上涨。美国三大股指屡创新高,A股也表现强劲,其中上证指数于1月初站上3600点。不过,随着美股市场发生历史罕见的“散户与机构”大战,全球股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
面对如此动荡、复杂的走势,2021年股市行情预计如何?A股散户投资者该如何操作?洪灏表示,散户投资者们需要做好自己的功课,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A股行情反映中国经济结构正在转型
《21世纪》:2020年创业板指数应该是全球表现最好的指数之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洪灏:我觉得这是由很多因素决定。大家在股票涨的时候都想找出股票涨的原因,其实即使找到一些所谓的因素,它也不一定就是上涨的因素。我觉得最明显的因素是整个科技板块的涨势。在去年3月之后,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不断创新高,然后映射到中国的股市。我们经常说科创板就是中国的纳斯达克,因此创业板和科创板都有很好的表现。科技板块的涨势说明在疫情之中和之后,人们意识到疫情改变了生活,而一些科技板块反映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此外,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新的结构,就是科技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1世纪》:如果仔细来看,2020年创业板指数应该是涨了将近65%,其实远远高于纳指的涨幅。这是否说明说以A股为主的新兴市场开始慢慢吸引投资者?
洪灏:千万不要用股票的涨跌来判断市场是好是坏。如果按照这个理论,2015年A股6000、5000点泡沫时,是我们股市最强的时候,事实上它不是。如果看一下基本面,2015年基本面是最差的。当时我们看到的是股票史无前例地走高,但是基本面数据呈下行的情况。股票走高往往是因为流动性和信贷的宽松,所以股票上涨反映更多的是流动性的条件,而不是说基本面表现良好。
散户投资者需做好功课
《21世纪》:因为A股大涨,散户投资者的热情也跟着大涨。你认为散户投资者应该如何进行理性投资?
洪灏:每当别人问我怎么样去进行理性投资,我第一个问题就是谁去决定谁要不要理性。如果在一个流动性非常充沛的条件下,最理性的动作就是冲到市场里,大买特买那些对流动性敏感的板块、容易上涨的板块、估值很高的板块、对未来有很大期望的板块、很容易带动人情绪的板块。这是最理性的行为,因为在这个条件下,这种行为对于市场的反应是对的。
其次,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理性行为。在我刚才描绘的泡沫环境下,理性的行为就是去享受泡沫。我觉得大家对泡沫持有负面的情绪,觉得这是一个贬义词。其实不是,人类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增长往往都是在泡沫产生且破灭之后。比如,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造就了今天的互联网、5G的盛景,今天整个互联网的基础设施都是在20年前搭建好的。如果没有那一场泡沫,就没有今天的互联网。因此,千万不要觉得泡沫是一个特别不好的事物。它是一个市场对于流动性的充沛、对于未来的期望以及人性癫狂的一种反应。
总体而言,找到一个能让你安心睡觉、令自己舒服、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就是理性投资。
《21世纪》:你对A股散户投资者有哪些建议或者忠告?
洪灏:其实你知道A股散户都不是投资者,他们就只是在投资。无论是所谓的广大的投资者,还是投机者、散户、机构,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在做投资时做好两点。第一,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买股票只是为了交易赚点小钱也可以,业余爱好也可以,如果要用炒股去改变生活也可以,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要有独立思考,做好自己的功课。同时要对自己的行为、投资决定负责,这也是很重要。经常有人就是说赢的时候就得意忘形,但输的时候就全是别人的错,我觉得这种心态是很危险的。或者一个不能对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的人,他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
预测只是一个“指南针”
《21世纪》:你刚刚多次提到泡沫,那我们现在是处于一个泡沫的阶段吗?
洪灏:绝对不是。我们中国哪里有泡沫?沪深300、上证50、恒生国企指数的估值才十几倍。尽管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的估值在30倍左右,但也不贵,跟美股不太一样。
《21世纪》:茅台算贵吗?
洪灏:你看这个就是一个问题——什么是贵?什么是便宜?贵大概就是市盈率50倍。但是,茅台每年盈利增长百分之十几二十,而且现金流非常充沛,还没有债。估值应该反映公司的强处,而不是只反映一年的盈利。如果估值只是反映一年的盈利、并假设盈利永远不变,那么这个估值方法绝对是有失偏颇的。
我觉得市盈率50倍看上去不便宜,但是50倍里头凝聚了很多公司的强处,正如我刚刚所提到的。现在只